史记韩城
——《文化乐境》序
今年春暮,我应邀前往陕西韩城参加民祭司马迁的活动,虽然来去匆匆,但韩城仍给我留下强烈的印象。
韩城市政府提炼了一个宣传自己的口号,叫“风追司马,史记韩城”。我觉得这八个字对于韩城来说十分允当。前几天,刘磊先生从电子邮箱里传来他写的一本介绍韩城风土人情、史迹掌故的书,名为《文化乐境》,请我作序。抽空浏览了一遍,又勾起了我对韩城的诸多记忆。
我们说中国的历史悠久,这不是一句空话,而是靠一个又一个的人物,一件又一件的大事,一个又一个的地方连缀起来的。上迄春秋,下沿至今,韩城一直是一方文化的沃土,诞生过不少官员、学者,发生过不少历史事件。但最有影响的人物,莫过于写出《史记》这部不朽历史名著的司马迁。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能生养出司马迁这样历史文学巨匠的土地,我们不能不对它产生亲切,产生敬畏。
我参观韩城老街,有两件事印象很深。一是韩城当地的书法爱好者,在街边白粉墙上写字,抄录到墙上的全都是题咏韩城的诗词。参与者既有白发老者,也有年轻人,有干部,也有农民,但书壁的字体都见功力。我当时就感叹韩城是名副其实的书法之乡;第二件事是老街上众多的民居古建筑,大多有一个很高的门楼,询其故,知是在漫长的科举时代,凡中进士举人者,都可升高自家的门楼以示荣耀,久而久之相沿成俗。如果让时光倒回一个世纪,数数韩城的各式各样高矮不一的门楼,就知道这座秦川东部边沿的小城,出了多少个进士和举人。
时代变了,韩城与时俱进,也成为了渭南的一座经济重镇。但有一点它没有改变,这就是文化根脉的沿袭,人文精神的传承。
刘磊先生作为陕西文化投资公司派到韩城参与老县城修复重构的管理人员,在韩城待了两年多。他走村串巷,稽古探旧,写出了这本册子。对于旅游者来说,这是一本可按图索骥的工具书;对于韩城历史的爱好者,这又是一本有参考价值的笔记文。虽然他的笔还不能做到“风追司马”,但他却本着认真的态度在“史记韩城”了。
2012年10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