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雨辋川庄作
【原文】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①。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②,松下清斋折露葵③。
野老④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注释】
①藜(lí):又称灰菜,是一种野菜。东菑(zī):泛指田园。出自南朝梁沈约《郊居赋》:“纬东菑之故耜,浸北亩之新渠。”菑,指开荒初耕的田地。
②朝槿:木槿。其花朝开暮落,故常用以喻事物变化之速或时间的短暂。
③露葵:滑菜,野菜的一种,霜露时最鲜美,故称露葵。
④野老:村野老人。
【译文】
连日雨后,空旷的树林里炊烟缓缓升起。蒸熟野菜,做熟黍子招待东边开荒的人。寂静广阔的水田上白鹭掠空而飞;幽暗繁密的树林中黄鹂婉转地啼叫着。我在山中习养寂静的心性,观看着木槿晨开暮谢;在松树下吃着素斋,采摘露葵。村野老人与人不拘礼数,争着座位,海鸥为了什么事,还要猜疑我呢?
【赏析】
王维隐居辋川,心中已经看淡了世间名利,过着平淡的田园生活。诗人描写其幽雅闲淡的田园生活,交织着乡村静谧优美的风光,意境优美,物我交融。
首联描写田家生活,观察细致贴切:因为连日阴雨,空气潮湿,炊烟比往常升得慢。虽然这一现象在理论上是容易理解的,但活在匆匆忙忙中的人们如何会注意到炊烟比往常升得慢了呢?诗人在此描写出生活中的小细节,非常有趣,又透露出此时诗人心境之悠然。
颔联描写美丽的田园景色:“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水田、白鹭、夏木、黄鹂都是极为平常的意象,作者通过巧妙的组合搭配,将山野景象的诗情画意描绘得淋漓尽致:田野广漠空蒙,白鹭翩翩起飞;树林蔚然深秀,黄鹂婉转歌唱。苍茫的旷野与幽深的树林相搭配;洁白的鹭鸟是广袤水田上的一个亮点;黄鹂是幽暗树林中的一抹亮色;作者写出了色彩的浓淡变化,突出了视觉焦点,而这种笔法与绘画构图非常类似,使得创作达到了“诗中有画”的诗境。比起静态的图画来,作者用“飞”写出白鹭自在飞翔之动态,用“转”写出黄鹂婉转流丽之歌声,诗句如画,但诗意比画意更丰富。
在这样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中,诗人修习参禅,随眼看山中花木,采摘新鲜野菜。在平常人看来有些寡淡的生活中,作者多有所体悟。随眼所见的花木,是朝开暮落的木槿花;食用野菜的霜露时节,稍纵即逝。这份感慨,有几分类似于《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的经义。
诗歌前六句皆从身边景物、日常生活写出。但诗歌最后两句作者使用了古雅的典故。“争席”是《庄子·杂篇·寓言》篇中的故事:杨朱去从老子学道,路上旅舍主人欢迎他,客人都给他让座;学成归来,旅客们却不再让座,而与他“争席”,说明杨朱已没有学者的矜持气,自然自得。“海鸥”“相疑”是《列子·黄帝篇》中的故事:海上有人与鸥鸟相亲近,互不猜疑。一天,父亲要他把海鸥捉回家来,他又到海滨时,海鸥便飞得远远的,不再信任他。“野老与人争席罢”描写作者尽脱朝堂之气,融入村野生活之中。“海鸥何事更相疑”一句中,“海鸥”来得很奇怪:辋川是没有海鸥的。外面的“海鸥”应该没有把柄去猜疑“野老”了吧?作为曾经深度参与朝堂政治,又在京城交游中颇为引人注目的才子,诗人本人放下了朝堂的名利之争,但是“海鸥”是不是就不再猜疑当年的长安名士了呢?
作者这首诗在章法上颇有精心的构思,并非随笔而写。第三句中的“水田”承接第二句田野之景;第四句中的“夏木”照应第一句中的“空林”;“蒸藜”与“折露葵”互相映衬的同时,作为暗线牵出了“野老与人争席罢”的场景:诗人褪去身上的士大夫、诗人的矜持气,与村野老人一起吃野菜。作者此诗并非随意写出,而是精心将自己田园生活的悠闲寂静,展现给了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