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诗集 王安石

王安石、欧阳修《明妃曲》唱和诗作对比赏析

明妃曲(其一)①

王安石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角垂②。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③。

归来却怪丹青手④,入眼平生未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⑤。

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寄声欲问塞南事⑥,只有年年鸿雁飞。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⑦,人生失意无南北。

注释

①明妃:即王昭君,名嫱,汉元帝时宫人,远嫁匈奴呼韩邪单于。晋人避司马昭讳,改昭君为明君,故曰“明妃”。

②“泪湿”句:春风沾泪,鬓发低垂,形容容颜愁惨。

③“低徊”二句:低徊顾影,谓徘徊不进,顾影自怜。

④丹青手:画师。

⑤“意态”二句:《西京杂记》卷二:“元帝后宫既多,不得常见,乃使画工图形,案图召幸之。诸宫人皆赂画工,多者十万,少者亦不减五万。独王嫱不肯,遂不得见。匈奴入朝求美人为阏氏,于是上案图以昭君行。及去,召见,貌为后宫第一,善应对,举止闲雅。帝悔之,而名籍已定。帝重信于外国,故不复更人。乃穷案其事,画工皆弃市。籍其家资,皆巨万。画工有杜陵毛延寿,为人形,丑好老少必得其真。……同日弃市。”

⑥塞南:指汉王朝。

⑦长门:汉时宫名。阿娇:汉武帝陈皇后小名。

明妃曲(其二)

王安石

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辆皆胡姬。含情欲说独无处①,传与琵琶心自知②。

黄金捍拨春风手③,弹看飞鸿劝胡酒。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

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可怜青冢已芜没④,尚有哀弦留至今。

注释

①无处:指无人可以倾诉。

②“传与”句:意谓将心中的哀怨寄托在琵琶乐曲中,唯有自己才能理解。

③捍拨:弹奏琵琶的拨子,因质地坚硬得名。春风手:能弹奏出美妙乐曲的高手。

④青冢:王昭君的坟墓。相传冢上的草色常青。

明妃曲和王介甫作①

欧阳修

胡人以鞍马为家,射猎为俗。泉甘草美无常处,鸟惊兽骇争驰逐②。

谁将汉女嫁胡儿,风沙无情貌如玉。身行不遇中国人,马上自作思归曲③。

推手为琵却手琶④,胡人共听亦咨嗟⑤。玉颜流落死天涯,琵琶却传来汉家⑥。

汉宫争按新声谱,遗恨已深声更苦⑦。纤纤女手生洞房,学得琵琶不下堂。

不识黄云出塞路,岂知此声能断肠⑧。

注释

①嘉祐四年(1059)在汴京作。明妃,即王昭君。王介甫:王安石,字介甫,他在嘉祐四年作了《明妃曲》两首,梅尧臣、司马光、刘敞等名人纷纷和作。欧阳修也和作了两篇,这是第一篇。

②“胡人”四句:胡人,指匈奴。此四句写胡地狩猎游牧生活,点出胡、汉习俗之异。

③此句说明妃出塞时作琵琶曲寄托哀怨。

④推手:回手。《广韵》:“推手为琵,引手为琶。”琵琶本象声词,用以为乐器名。《释名·释乐器》:“琵琶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琵,引手却曰琶,像其鼓时,因以为名也。”

⑤咨嗟:叹息。

⑥“玉颜”二句:谓明妃流落死于塞外,琵琶怨曲却传入中原。此是诗意转折之处,“玉颜”句承上,写明妃流落天涯之遗恨;“琵琶”句启下,写琵琶曲传入中原以后的情形。王安石原作第二首的结句说:“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这里承其意而加以引申发挥。

⑦“汉宫”二句:指明妃寄托遗恨而作的悲苦的思归怨曲却被汉宫中当作新声来演奏。

⑧“纤纤”四句:洞房,深邃的内室。下堂,离开堂屋。黄云,指塞外风沙。断肠,形容悲苦之深。四句说后来宫中争按新声的宫女,生活在洞房曲室,足不出户,他她们根本不知出塞之苦,自然不懂琵琶曲中的哀怨。

再和明妃曲①

欧阳修

汉宫有佳人,天子初未识。一朝随汉使,远嫁单于国②。

绝色天下无,一失难再得。虽能杀画工,于事竟何益。

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③。汉计诚已拙④,女色难自夸。

明妃去时泪,洒向枝上花。狂风日暮起,漂泊落谁家?

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春风当自嗟⑤。

注释

①嘉祐四年(1059)作。是和王安石《明妃曲》两篇中的第二篇。

②“汉宫”四句:本事出《后汉书·南匈奴传》,竟宁元年,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汉元帝命赐他五个宫女。昭君入宫已数年,不得进见,遂自动请行。临行之日,“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景徘徊,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单于,匈奴称其国君为单于。

③“耳目”二句:耳目所及,指身边近处。意思说自己身边的事情尚且要受蒙蔽,哪里还谈得上制胜万里之外抵御外来侵扰。此二句讥刺汉元帝,实有感现实而发,乃借汉事言宋事。

④此句说汉代和亲政策很不高明,亦是针对宋代对外政策而言。

⑤“红颜”二句:红颜,指妇女的美貌。春风,喻指命运遭遇。意思说才貌过人便与命相妨,故明妃只应自叹命薄而不必怨天尤人。这是从明妃遭遇引出的结论,微讽之意自在言外。

赏析

王昭君是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之一。这四位美女之所以名声那么大,因为她们的故事都联系着重大的历史事件:西施与吴越争霸有关,貂蝉与东汉末年纷纭复杂的政治斗争有关,杨贵妃与著名的安史之乱有关,王昭君也一样,她是中国历史上关涉到民族矛盾和民族问题的一个符号。她被汉元帝派去与匈奴和亲,最后死在了匈奴。她联系着美丽、政治、爱国、思乡等许多话题,自然是文人感兴趣的历史人物,从西晋的石崇写作《王明君词》开始,历代的诗词戏曲以及绘画就不断有以昭君为题材的作品,光是诗歌,现在还能看到内容和存目的就有二百多首。那么,王安石和欧阳修的昭君诗又有何不同呢?《红楼梦》第六十四回,薛宝钗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做诗不论何题,只要善翻古人之意。若要随人脚踪走去,纵使字句精工,已落第二义,究竟算不得好诗。即如前人所咏昭君之诗甚多,有悲挽昭君的,有怨恨延寿的,又有讥汉帝不能使画工图貌贤臣而画美人的,纷纷不一。后来王荆公复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永叔有‘耳目所见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二诗俱能各出己见,不与人同……”我们知道,薛宝钗是红楼女子中聪明优秀有文化内涵的“顶级人物”,她的意见,不管是代表了作者曹雪芹的观点,还是曹雪芹借她之口说出了当时普遍认同的观点,总之,王安石和欧阳修的昭君诗被特别地提出,认为他们的昭君诗是能够自出己意的优秀之作。

根据《后汉书·南匈奴传》的记载,王昭君本是汉元帝的宫女,在宫中数年都没有机会见到皇帝,后来匈奴的呼韩邪单于来朝,元帝命赐给他五名宫女。昭君自动请行,从此远嫁匈奴,成为呼韩邪单于的阏氏。昭君临行的时候,“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景徘徊,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昭君这一去,从此再也没有回到故土,这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毛延寿又是谁呢?据说汉元帝因为后宫人太多,不能一个一个见,就让画工为她们画像,按图召见。于是妃嫔宫女纷纷贿赂画工。只有王昭君自恃容貌美丽而不行贿。于是画工把她画丑,使她从来得不到召见。后来出嫁匈奴时,汉元帝才发现她的容貌为后宫第一,且善于应对,举止娴雅。因怕失信于匈奴,不能改换他人,只好把怒火发泄在画工身上,当时为首的画工就叫毛延寿。这个事情只是见于文人笔记,史书上没有记载,恐怕还是出于传闻。但诗人作诗的时候并不管你是正史记载还是野史传闻,只要记载的内容正好触发了他的兴趣点,他自然就要在这一点上作文章。关于王昭君的结局,根据史书的记载,她与呼韩邪单于生了一个儿子,呼韩邪死后,根据匈奴的习俗,她又成为呼韩邪之子的阏氏,又生了两个女儿。从不同民族的习俗来说,这本没有什么悲剧性,但在汉民族的文人看来,似乎更增添了昭君的悲剧色彩。他们的诗歌大多围绕着昭君出塞的命运、她的思乡、和亲问题、还有对元帝等人的看法上。

在王安石和欧阳修的昭君诗以前,最为有名的是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王昭君是湖北荆门山附近的归州人。紫台是指汉宫。青冢指昭君墓,传说塞外的草是白的,只有昭君墓上草青,故称青冢。“画图”两句意思是画图怎能识得昭君美貌,昭君无奈和番,只有魂魄在月夜归来。“千载”两句说千年以来琵琶弹奏《昭君怨》时虽然都有北方胡人歌曲的风格,但在其中仍然能清楚地分辨出昭君幽怨怅恨的思乡之心。杜甫此诗,除了艺术表现上的高超,它的主要意思仍是表达对昭君远嫁、不能回归故土的不幸遭遇的同情,这是宋以前的昭君诗的常见主题。另外还有指责毛延寿的、指责元帝薄恩寡义的,大体是这些意思。而宋代的昭君诗就发生变化了。

“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是说人的风采神态本就画不出来,汉元帝当时把毛延寿他们杀掉完全是错误的。这两句正体现了宋诗的特点。唐宋诗的重要区别在于唐诗主情,宋诗主理,即宋诗的理性精神很突出。而理性精神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宋人常常要在诗歌当中以议论表达观点,表达出他的不同于前人、也不同于别人的独特见解。比如“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这就是两句议论。在杜甫的诗里也说到“画图省识春风面”,似乎要发一点议论,但是议论的特色并不明显,作者主要还是围绕昭君,抒发对其遭遇的感慨。而王安石关注的不仅仅是昭君其人,他所关注的是跟昭君有关的整件事,他要借此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在画工事件中,一般人谴责的都是受贿的画工毛延寿,王安石却有另外的看问题的角度,他把批判的矛头指向汉元帝,因为人的风采神态本就画不出来,他让画工画像本来就是错误的决定,出了问题就杀画工更是错误的决定。

“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昭君心里知道不可能再回到汉朝,但她仍然思念着汉朝,穿着汉朝的服装,天长日久,带来的衣服都已经穿尽了。作者用穿汉服的细节,表现了昭君对故国的思念。“可怜”二字,则表示了作者对王昭君思念故国的拳拳之心的同情。

“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想要问一问家乡之事,只见鸿雁年年飞过。在昭君故事里,我们熟悉的是昭君弹琵琶,而并没有鸿雁传书的情节。作者为什么要加进这一情节呢?其实是要引出下面的议论。“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万里之外的家人通过鸿雁传来消息说,你就在匈奴好好过吧,不要想家。你难道没有看到,曾经倍受宠爱的陈阿娇尚且被打入冷宫,失宠之人,无论近在咫尺,还是远在天涯,情形都差不多,人生既然失意,也就不必计较在南还是在北了。这里用到“金屋藏娇”的典故,陈阿娇是汉武帝的皇后,在她得宠的时候,汉武帝表示愿意以金屋藏之,等到她失宠了,就把她幽闭在长门宫,虽然近在咫尺,也不相见。所以作者是由昭君的事情,联想到所有幽怨的女性,又由女子的失宠,联想到所有人都可能有的人生的失意,从昭君故事出发,最后归结到具有概括性的人生哲理。杜甫的昭君诗,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通过杜甫的诗才诗笔塑造出来的美丽哀婉的昭君形象;而王安石的昭君诗,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作者的见解、见识。当然,唐诗主情、宋诗主理,只是说宋诗的理性色彩更明显一些,但这并不是说宋诗就没有情韵,抒情性是中国古诗的根本特征之一,诗歌没有了情韵,理说得再好,也不是一首好诗。王安石这首《明妃曲》显然情韵也是很浓厚的。第二首同样兼有见识和情韵。这首诗的场景是昭君在出塞路上弹琵琶。浩浩荡荡的出嫁队伍,昭君眼前所见尽是胡姬,语言不通,心事不能跟她们说,只能靠弹琵琶来抒发。琵琶声这样哀怨,汉宫的侍女听得暗自垂泪,沙漠上路过的行人却回头劝解昭君说:“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当然也有另外一种解释说,这两句并不是沙漠上行人之语,而是作者的议论。实际上,即使是沙漠上行人之语,也是作者假托沙上行人在发表他的意见。这两句诗的意思有两种理解:一种是说,汉人的恩情浅而胡人的恩情深,所以你不必再想着汉朝,人生重要的是找到相知之心。

这里把恩情深和相知心理解为是紧密相关的。另一种理解是说,汉人的恩情尽管浅,胡人的恩情尽管深,但是人生重要的是找到相知之心。言外之意是说在胡人那里找不到相知之心。但是理解成第一种意思的似乎比较多,而这两句议论比“人生失意无南北”更加引人关注。比如南宋有一个叫范冲的人就严厉地批判了王安石的这两句诗,说他背君父之恩,是禽兽。范冲的严厉批判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与靖康之难有关。而王安石写这首诗时身处的时代是北宋前中期,诗人们都喜欢发些不同凡响的议论,表达不同于别人的见解。王安石之所以这样说,就是要体现他的独特见识。但他也并非为了与人不同就胡乱发议论,他的议论是以其宏大气魄、学识和胸襟作为基础的。他摆脱了所谓的民族主义观念,从更为抽象的人生哲理的高度来立论,思虑深沉,给人以启迪。事实上,当时的人都很赞赏王安石的这两首诗,并不觉得这样的议论有什么问题,并且也想通过昭君故事来表达他们的独特见解,这才有了这么多的唱和之作。

在这些和作中,最有名的是欧阳修的两首作品。欧阳修对这两首《明妃曲》颇为自负,而这两首诗也确实是体现宋诗典型特征、同时也体现欧阳修自己的独特风貌的名篇佳作。第一首以“思深笔折”著称,第二首则不但文采出众,更以议论的深刻精警广受好评。“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其实是借题发挥、借古讽今。这两句正是薛宝钗所欣赏的不与人同、自出己见的句子。它的批判矛头跟王安石一样,也是指向皇帝,意思是你身边的事情尚且受到蒙蔽,不能看清楚,哪里还谈得上制胜万里之外抵御外来侵扰。

说到借古讽今,其实不管是王安石的原唱,还是欧阳修的唱和,现实的讽刺意义都很强。当时的著名文人之所以对王安石的两首明妃诗大感兴趣,纷纷唱和,其实都是有话要说,而昭君和亲为他们提供了发表意见的载体。在昭君和亲这件事上,除了叹息美的逝去这样一个主题,它还涉及宋人很关注的两个问题,一是君臣遇合,一是宋代的对外政策。宋代实行“以文治国”,文人士大夫很受重视,所以他们也往往很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像参与唱和昭君诗的欧阳修、司马光、曾巩、刘敞、梅尧臣,都是当时著名的文人,同时也大多是当时政坛上著名的士大夫。从屈原写《离骚》开始,他用香草美人来譬喻君臣关系,便成为文学史上的一个传统,文人写到自己的不遇时,往往也用美人的失宠来自比。昭君这样一个绝色女子,一直没有被皇帝所发现和宠爱,就好像是文人士大夫的才能没有被皇帝所发现一样。王安石写“人生失意无南北”、“人生乐在相知心”的《明妃曲》,是在仁宗嘉祐时期,他已经有了改革的计划和决心,向仁宗皇帝进献了万言书,可是仁宗并没有改革的打算,所以王安石也许是借昭君的遭遇委婉地寄托了他的失意。欧阳修“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的议论,与其说是批评汉朝,不如说是批评本朝,是批评宋朝软弱无能的外交政策,而当时朝廷的内政问题也非常多,所以欧阳修其实是借昭君之事表达了他对当时朝廷的内政外交的担忧,有着强烈的现实关怀。这也正是宋人的昭君诗不同于前代昭君诗的重要特征。

从王安石和欧阳修的这几首昭君诗能够看到,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这些宋诗的典型特征都在他们的作品中有突出体现。他们找各种机会发表自己对政治、历史、社会生活的看法,所以诗歌其实是借题发挥,同时表现出一种士大夫的情操。这几首诗都有生动的形象、浓郁的情感,但作者又善于用理智的态度来控制感情,体现出一种理性的反思色彩,反映出学者型诗人的见识,这正是典型的宋诗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