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会而作并序
【原文】
旧谷既没,新谷未登。颇[1]为老农,而值年灾。日月尚悠,为患未已。登岁之功[2],既不可希。朝夕所资,烟火裁[3]通。旬日[4]已来,日念饥乏。岁云夕矣,慨然永怀,今我不述,后生何闻哉!
弱年逢家乏,老至更长饥。菽[5]麦实所羡,孰敢慕甘肥!惄[6]如亚九饭[7],当暑厌寒衣。岁月将欲暮,如何辛苦悲。常善粥者心,深恨蒙袂非[8]。嗟来何足吝[9],徒没空自遗。斯滥岂彼志?固穷夙所归。馁也已矣夫,在昔余多师[10]。
【注释】
[1]颇:甚,引申为久。
[2]功:指收成。
[3]裁:通“才”。
[4]旬日:十日。
[5]菽(shū):豆类的总称。
[6]惄(nì):饥饿。《诗经·周南·汝坟》:“未见君子,惄如调饥。”
[7]九饭:一月吃九顿饭。《说苑·立节》:“子思居卫,缊袍无表,三旬而九食”。后以“九饭”喻贫寒。
[8]蒙袂(mèi):用衣袖蒙住脸。《礼记·檀弓下》:“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履,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9]吝,耻。
[10]“馁也已矣未……”句:决意效法蒙袂者等古代的贫士,任饥馑来临亦恪守穷节。
【译文】
(陈年谷物已经吃完,今年的谷物还迟迟没有到来。我久为老农,遇到了灾荒之年。而来日方长,灾荒远没有度过。一年的收成怕是没有指望了。眼下早晚之餐勉强可以支持。十多天以来,真正感受到了饥馑与乏力。一年即将过去,我不禁感慨交集。现在不记下来,后来的人们哪里会知道!)
幼年时正碰上家中贫困,老来又忍受长期的饥馑。我希望豆麦之类的食物而不得,谁敢企羡米甘肉肥!仅仅胜过一月九餐,因穷得无夏衣可换,夏天还穿着讨厌的寒衣。一年将尽,多么心酸劳苦。时常感念施粥之人的好心肠,却为蒙袂而感到遗憾。何必耻于那是嗟来之食?白白饿死又是为了哪般?“穷斯滥矣”不是他的志向,“君子固穷”才是他的依止之处。饿肚子也就算了,古来的贤士有很多值得我去效仿学习的。
【赏析】
这首诗作于公元426年,作者六十二岁,也就是他去世的前一年。诗中描写的境况再度让人想到作者作于同一年的《乞食》。
赏析本诗,先从序言开始。
“旧谷既没,新谷未登。颇为老农,而值年灾。日月尚悠,为患未已。登岁之功,既不可希。朝夕所资,烟火裁通。旬日已来,始念饥乏。岁云夕矣,慨然永怀,今我不述,后生何闻哉!”
序言交代了背景,遇到了灾害,旧谷子吃完了,而新谷子还没有成熟,正所谓青黄不接,怎么过日子?这的确使人焦虑。但,是丧志而食“嗟来之食”,还是学古贤“吾子固穷”?
“弱年逢家乏,老至更长饥”,作者在二十一岁时家中曾遭饥荒,而相似的场景又在四十年后重现。即“老至更长饥”。今天的我们生活在太平盛世,对于饥饿鲜有体会。但饥馑是古代几乎所有庶民容易面临的窘境,尤其是战乱时期。
“惄如亚九饭,当暑厌寒衣”,作者用了子思的典故,一个月没吃几顿饭,注意“九饭”中“九”是虚指。同时陶渊明又无奈地道,眼下夏日不得不穿着冬天单薄的衣衫。因为贫困穷窘让作者没有夏衣可换。
“岁月将欲暮,如何辛苦悲”,“欲暮”是双关语,既指冬天就要来临,又指大限将至。
“常善粥者心,深恨蒙袂非”,用了“贫者不受嗟来之食”的典故。
“嗟来何足吝,徒没空自遗”,何必耻于那是“嗟来之食”?白白饿死又是为了哪般?
下面是一个转折,“斯滥岂攸志?固穷夙所归”,陶渊明明显引用了孔子在周游列国时面临饥馑的困境时说的话。尽管宋武帝刘裕已经去世,但新朝应该有陶渊明的朋友。他要低声下气地去乞求,想来不至于落得这般窘境。但他倦于乞食,毕竟,他有素志要坚持。
“馁也已矣夫,在昔余多师”,在饿肚子与古来贤士之间,作者选择了学习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