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食
【原文】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扣门拙言辞。主人谐余意,遗赠岂虚来[1]。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情欣新知劝,言咏遂赋诗。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2]。衔戢知何谢[3]?冥报[4]以相贻。
【注释】
[1]遗(wèi)赠岂虚来:主人有所馈赠,因而不虚此行。
[2]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因无力报答而惭愧。《史记·淮阴侯列传》:“……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韩信)召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3]衔戢知何谢:谢意深藏心中。
[4]冥报:死后幽冥中的报答。
【译文】
我因为饥饿而被迫出门,不知道到底能去哪里。茫然四顾,我来到这里,敲门却拙于言辞。主人明白了我的心意,慷慨赠送了一些食物,我深感此行不虚。和主人畅谈到太阳落山,斟酒即饮,饮尽为止。又新交了一个一见如故的朋友,即席赋诗,以表达我的情意。深感你如漂母般的恩惠,但很惭愧,我没有韩信的才干。怎么感谢你的一饭之恩?唯有死后在幽冥中报答你。
【赏析】
这首诗作于公元426年,而作者于公元427年去世。关于这首诗的评价后人众说纷纭,主要有苏轼和王维两种迥然不同的观点。苏轼赞赏,而王维反对。以下简单地分析这首诗,再对这两种观点做一说明。
“饥来驱我去”,开头言明自己因为饥饿被迫出门的窘境,“不知竟何之”,不知到哪里去乞食。诗人四仕三隐,出身虽不高,毕竟是官宦之家,不敢说锦衣玉食,至少一直衣食无忧。哪知老境如此窘迫?终于,“行行至斯里”,却“扣门拙言辞”。好在“主人谐余意,遗赠岂虚来”,主人慷慨赠送了一些食物,作者深感安慰。
但是陶渊明不同于一般的乞食者,可以和主人谈天说地,“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和主人畅谈到太阳落山,斟酒即饮,饮尽为止。又新交了一个一见如故的朋友,即席赋诗,以表达诗人的谢意。
“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深感你如漂母般的恩惠,但很惭愧,我没有韩信的才干。令人心酸的是结尾的“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怎么感谢你的一饭之恩?唯有死后在幽冥中报答你。
旷达如苏轼,对这种和贫穷有关的诗倒是很宽容,甚至有赞赏:“……陶渊明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扣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延客。古今贤之,贵其真也。”(《书〈李简夫诗集〉后》)甚至作诗一首以和之,《和陶乞食》:
庄周昔贷粟,犹欲舂脱之。
鲁公亦乞米,炊煮尚不辞。
渊明端乞食,亦不避嗟来。
呜呼天下士,死生寄一杯。
斗水何所直?远汲愁姜诗。
幸有余薪米,养此老不才。
至味久不坏,可为子孙贻。
不过苏轼将陶渊明引为异代知己,不免在诗中夹杂了很多个人色彩。这首诗与其是讲陶渊明,不如说是苏轼的自况。更何况,从诗中明显能读出苏轼写陶渊明,写着写着就写到了自身。所以,笔者倾向于第二种观点。
第二种观点认为,这恐怕是陶渊明最让人心酸的诗作了。如前所述,这首诗作于作者晚年,作者无暇安贫乐道乐天知命,因为有家人要去养活。当一个人没有收入,又是个“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的高蹈之士,生活的心酸与压力可想而知。抛却魏晋名士的风采与自命式的清高,剩下的只有无奈和悲凉。王维在《与魏居士书》中对陶渊明有一个很著名的评价:“近有陶潜,不肯把板屈腰见督邮,解印绶弃官去。后贫,《乞食》诗云‘扣门拙言辞’,是屡乞而多惭也。尝一见督邮,安食公田数顷。一惭之不忍,而终身惭乎?”“一惭之不忍,而终身惭乎?”这已经成为当代一部分知识分子对陶渊明的看法。
王维是站在后来人的角度来看待这首诗,陶渊明开始隐居时,生活质量固然有所下降,但断然不至于出门要饭,他在骨子里依然以东晋遗民自居(见《命子》:“在我中晋,业融长沙。”说明他为自己的晋朝人身份而骄傲),并反对桓玄与刘裕的篡位。因而,当王弘、檀道济先后来访,并代表刘宋王朝伸出橄榄枝,暗示新朝欢迎他出仕时,陶渊明拒绝了。他不愿再度涉足官场,一方面固然和他倦于在官场中继续混下去有关,另一方面,他不愿意为刘宋王朝效力,一如先贤嵇康始终以魏臣自居,不愿为司马家族卖命一样。我们愿意相信,他失了小节,却没有丢失他心中的大礼。毕竟,写下“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这样令人不忍卒读的句子,他也没有流露出没有出仕的悔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