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诗集 泰戈尔

泰戈尔的短篇名著《喀布尔人》

泰戈尔的短篇名著《喀布尔人》

陶德臻

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1941)是印度近代文学的光辉代表,他的创作为印度现实主义文学开创了道路,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

泰戈尔一生不仅写了大量诗歌、戏剧,而且创作了大量的小说和其他体裁的作品,丰富了印度文学的艺术宝库。泰戈尔的短篇小说以其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鲜明的反殖民主义、反封建的思想倾向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著称于世。其中《喀布尔人》(1892)就是最脍炙人口,深受广大读者喜爱的篇目之一。

《喀布尔人》发表于英国殖民主义者在印度进行残酷统治的年代。它通过不同国度、不同民族和不同社会地位的一老一小不寻常的交往,赞颂了普通人之间真挚深厚的友情,反映了被压迫人民的艰辛生活以及他们善良朴实的优美品德。小说无论在情节开展、人物塑造还是细节描写等多方面都是独具匠心的,因而产生了激动人心的艺术效果。

《喀布尔人》的故事情节是紧紧围绕着一个到印度来做生意的喀布尔人拉曼和印度小姑娘敏妮之间逐渐深化的友谊展开的。它的最突出的特点是含蓄、委婉,给人以强烈的悬念。全篇运用奇妙的戏剧性手法,正面描写了拉曼和敏妮的4次相见,层层递进,引人入胜。第一次,通过拉曼的“特殊”举动和敏妮的疑惧心理,造成一种迷惑感,从而使人急于了解它的后果。第二次,描写敏妮在拉曼的关怀下消除疑惧,与拉曼建立了亲密的友谊。然而拉曼的一些表现却引起了“我”的关注,特别是“我”的妻子的怀疑:这个喀布尔人为什么多次主动地赠送果品给敏妮?又为什么把“我”给他的“八安那银角”退了回来?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这就进一步造成了悬念。第三次相见是在拉曼被警察逮捕路经“我”家门前的时候。此时拉曼正满怀愤怒地“乱骂他的敌人”,可是当他听到敏妮的呼叫声,却怒容顿释,与他的小朋友亲切地说起往日的“俏皮话”来。拉曼在失去自由的情况下,仍然对敏妮怀着如此深沉的柔情,究竟是为什么?至此,已经形成了的悬念又得到了强化。第四次相见是在8年之后拉曼刑满出狱、敏妮正做嫁娘之时。这次会面是小说情节发展的高潮,也是作者描写得最为精彩之处。拉曼此刻尽管已经一贫如洗、身无分文,却想方设法从乡亲那里弄到了“一点杏仁、葡萄干和葡萄”来探望他久别的小朋友敏妮,情重意浓,感人至深。拉曼的这种“特殊”的感情到底从何而发呢……待我们读到最后,听了他本人那扣人心弦的解释时,这重重的疑团顷刻消解,崇敬之情也便油然而生。请听听拉曼对“我”的一段内心独白吧!——“您有一个小姑娘;在我家里也有一个像她那么大的小姑娘;我想到她,就带点果子给您的孩子——不是想赚钱的。”这真挚的发自肺腑的语言,怎能不令人为之激动和赞叹!特别是当他从怀里“掏出一张又小又脏的纸”,小心翼翼地展示出他女儿的“墨迹模糊的小手印”时,读者不禁同小说中的“我”一样心潮汹涌、热泪盈眶了。在这里,一个敦厚善良、朴实可爱的喀布尔人的鲜明形象站立在我们面前;他为生活奔波而又时刻思念爱女的慈父之心深深唤起我们的同情和共鸣。小说的情节发展似在意料之外,实在情理之中。作者采用这种先结后解的表现手法并不是故弄玄虚,而是为了引导读者逐步深入地探寻和发现主人公的精神世界,更好地表现作品的主题。

小说不仅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生动感人,在人物塑造上也是经过精心雕琢而别具一格的。作品中一共描写了4个人物:喀布尔人拉曼和小姑娘敏妮,“我”和“我”的妻子。其中,主人公拉曼是作者着意刻画的人物形象。拉曼是一个穷苦的喀布尔山民,贫困的生活处境使他远离家乡到印度来做小商贩。他为人正直、善良,具有山民特有的强悍、莽撞的特点。拉曼对亲人、朋友和被压迫者充满深厚的爱,而对殖民主义者、反动统治阶级则充满强烈的恨。他不满黑暗现实,时时准备反抗;即或被戴上了手铐,也恨不能要“揍那个老公公”。在小说中,作者是以赞赏和同情的态度来描写他的主人公的,在拉曼身上寄托了美好的生活理想和愿望。拉曼的小朋友敏妮是一个天真活泼、聪明伶俐的女孩,她是幸福、纯洁和爱的化身。小敏妮整天在无忧无虑中生活,“没有一分钟是在沉默中度过的”;她不知道人世间有什么痛苦和忧伤。可是当她发现她的大朋友手被铐、失去了人身自由时,笑容马上消失了,幼小的心灵笼罩上了暗影。这里,敏妮的天真可爱同拉曼的敦厚善良是相互映衬的,对照之下更突现了主人公拉曼的性格。小说的叙述者“我”是一个正直、善良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一个具有民主倾向的进步作家。他是喀布尔人拉曼和自己女儿敏妮之间友谊形成过程的见证人;尽管在开始时他也不无怀疑,但经过细心的观察,终于成为他们密切交往的热情支持者。小说通过“我”的娓娓动人的叙述和炽烈的感情抒发,表达了对殖民统治下奔波劳碌的被压迫者的深切同情,以及对现实社会的愤懑和不平。“我”的妻子是一个柔顺而胆小的妇女。她深深爱着自己的小女儿,唯恐陌生人会给她带来什么不幸。她的忧心忡忡有深刻的社会根源,是在长期的复杂社会生活中体验出来的。小说正是通过她的疑虑,侧面描写了殖民统治下不安定的现实,并从反面烘托了喀布尔人拉曼的善良、憨直的品格。小说中所刻画的这4个人物各有其不同的个性特征,而最鲜明生动的却是喀布尔人拉曼,这一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泰戈尔的短篇小说善于通过细节描写来开展情节、刻画人物,而《喀布尔人》中的细节描写尤为精彩。比如拉曼的口袋;他送给敏妮的葡萄干、果品;他与敏妮之间关于“公公”的双关语的使用等等,在揭示人物性格和突现主题方面都起了重要的作用。拉曼头几回出场时,始终背着一个大口袋,这既是他所从事的职业的标记,也是他与小敏妮交往的一种“联系物”。敏妮第一次看到这个口袋时心里是怀疑恐惧的,想象其中“也许有两三个和她一样的孩子”。再次会面时,气氛就完全改变了,口袋成了他们相互开玩笑、说“俏皮话”的有趣话题。然而,8年之后拉曼出狱时情况就不同了:“他没有带着口袋……也失去了他从前的那种生气”,从中反映了统治者对善良的劳动群众的残酷迫害。拉曼第二次与敏妮见面时所用的“公公”一语,包括两种含义:一是指姑娘出嫁后的公婆家;二是监狱的别称,也用以指代统治者。小说中关于“公公”的话题贯穿于拉曼和敏妮日后的生活和命运中:曾几何时,多少年前还不懂得“公公”为何意的小敏妮已经做了新娘,正准备到“公公”家去;而当年同小敏妮开玩笑时挥舞着拳头说“我要揍我的公公”的拉曼却真的坐了监牢。这一细节是完全符合当时的生活逻辑的。拉曼获释后,怀着往昔的心情去探望他的小朋友敏妮时,依然用了“公公”的话,可此时此刻的敏妮已经长大,并正要出嫁,她“再不能像以前那样地回答他”;随着日月的推移,拉曼也“不能重温他们过去的友谊了”。这种悲凉的生活变故,更有力地反衬出拉曼被投入狱中,远离家乡、远离自己亲人处境的凄惨和可怜。作者通过这一系列含蓄而巧妙的细节描写,大大增强了小说的艺术表现力,使人读起来感到余味无穷。

原载《19世纪60部外国小说名著选读》

陶德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