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吴充秀才书
【原文】
修顿首白①,先辈吴君足下:
前辱示书及文三篇,发而读之,浩乎若千万言之多,及少定而视焉,才数百言尔。非夫辞丰意雄,沛然有不可御之势②,何以至此!然犹自患伥伥莫有开之使前者③,此好学之谦言也。
修材不足用于时,仕不足荣于世,其毁誉不足轻重,气力不足动人。世之欲假誉以为重④,借力而后进者,奚取于修焉⑤?先辈学精文雄,其施于时,又非待修誉而为重、力而后进者也。然而惠然见临,若有所责,得非急于谋道⑥,不择其人而问焉者欤⑦?
【注释】
①修:此为欧阳修自指。顿首:磕头;叩头下拜(常用于书信、名帖中的敬辞)。
②沛(pèi)然:充盛貌;盛大的气势。不可御:不可阻挡之意。
③伥伥(chāng chāng):指无所适从的样子。开之使前:开导他,使他前进。
④假誉:借着别人的称赞,以造成名誉。
⑤奚:文言疑问代词,相当于“胡”“何”。修:指欧阳修自己。
⑥责:求。得非:岂不是。谋道:求道。
⑦欤(yú):文言助词,表示疑问、感叹、反诘等语气。
【译文】
欧阳修顿首在先辈吴君足下,向您陈述:
此前我有幸接到吴君寄来的书信以及文章三篇,打开后我拜读这些文章,感到其中浩浩然像有千言万言之多,等到我稍微定下神来仔细一看,原来才几百字啊。如果不是您的文辞丰厚、文意雄浑,具有如此浩然盛大而不可阻挡的气势,又如何能达到这种地步啊!然而您还是自我担心没有人开导而使自己有所提高,总是自感无所适从,您这都是好学自谦的话语。
我的才能不足以用在当世,官职不足以使后世感到荣耀,我对于他人的批评和赞誉也无足轻重,气势力量也不足以打动人。世人要想凭借别人的赞誉作为自重的依据,凭借别人的力量提携引进的人,何必来择取于我欧阳修呢?先辈学问精湛,文章雄厚隽永,这样的实力都施用于当今,而这些又不是非要依靠我的赞誉而被推重的、依靠我的力量而被引进的,都是后进的人。然而您却惠然下问,您这样就像是在责求于我,岂不是急于谋求为文之道,以至于没有闲暇时间选择他人就问到我了吗?
【原文】
夫学者未始不为道,而至者鲜焉。非道之于人远也,学者有所溺焉尔①。盖文之为言,难工而可喜,易悦而自足。世之学者往往溺之,一有工焉,则曰:“吾学足矣!”甚者至弃百事不关于心,曰:“吾文士也,职于文而已。”此其所以至之鲜也。
昔孔子老而归鲁,六经之作,数年之顷尔。然读《易》者如无《春秋》,读《书》者如无《诗》,何其用功少而至于至也?圣人之文虽不可及,然大抵道胜者②,文不难而自至也。故孟子皇皇不暇著书③,荀卿盖亦晚而有作。若子云、仲淹④,方勉焉以模言语,此道未足而强言者也⑤。后之惑者,徒见前世之文传,以为学者文而已,故愈力愈勤而愈不至。此足下所谓“终日不出于轩序,不能纵横高下皆如意”者也,道未足也。若道之充焉,虽行乎天地,入于渊泉,无不之也。
先辈之文浩乎沛然,可谓善矣。而又志于为道,犹自以为未广,若不止焉,孟、荀可至而不难也⑥。修学道而不至者,然幸不甘于所悦,而溺于所止。因吾子之能不自止,又以励修之少进焉。幸甚幸甚!修白。
【注释】
①溺:沉湎,沉溺。形容嗜好至极。
②大抵:大概,大都;表示总括一般的情况。
③皇皇:同“遑遑”。指匆忙,忙迫的样子。不暇:没有闲暇时间。
④子云:汉代扬雄,字子云。仲淹:隋末王通,字仲淹。
⑤强:勉强。
⑥孟、荀:这里指孟子和荀子。
【译文】
大凡求学的人,一开始未尝不是为了学求儒家的“道”,但是能到达“道”之境界的人很少啊。这不是“道”离人很远,而是求学的人过于沉湎于其他方面了。因为作文章的语言,难以做到精细工巧而且令人喜欢,却很容易使作者自己喜悦满足。世上的求学者,往往沉湎于这种情况之中,文章一旦具有精细工巧之处,就说:“我的学问足够了!”甚至抛弃一切事务而不再去关心任何事情,他会说:“我是文士,作文章是我的职业而已。”这就是之所以能达到“道”之境界的人很少的原因了。
从前孔子在年老时回归鲁国,他著写“六经”,只用了几年时间。然而读《易经》时好像没有《春秋》,读《书经》时好像没有《诗经》,可见他用功是何其之少,而达到的境地又何其之高呢?圣人的文章,虽然是一般人所不能达到的,然而大抵还是能从“道”中有所收获的,文章也就不难依靠自己达到佳妙之处了。所以孟子一生栖遑奔波,只顾忙于追求“道”而没有时间去著书立说,荀子大概也是到了晚年才有时间著述文章留下著作。像汉代扬雄、隋末王通二人勉强模仿别人的语言,完成了著书立说的志向,这就是“道”未充足而勉强去发言著说的例子。后世那些不明白事理的人,只是看到前世的文章著作流传下来,认为所要学习的仅是表面的文采罢了,所以越是用力学习文章的文采、越是勤勉地学习文章的技巧,反而越是写不好文章。这就是您信中所说的“终日不出书房之门,而不能使文章纵横驰骋,挥洒如意”的原因了,也就是所说的学“道”不足啊。如果“道”已经充足,作文章就会自由驰骋于天地之间的广大,沉游于渊泉之深,也是能够无所不到了。
先辈的文章,气势浩荡盛大,可以说是已经很好了。但依然有志于追求“道”,还自谦认为不够广大,如果这样追求不止,孟子、荀子的境界是不难达到的。我学习“道”但未能达到最高境界,不过所幸的是,我不甘于自我喜悦满足而使自己停滞不前,因为身边有像您这样坚持求“道”不止的人,而且还用这种精神对我的少许进步加以勉励,所以我实在是万分有幸!万分有幸啊!欧阳修敬上告白。
【赏析】
这是一封借回复秀才吴充而谈论文学理论的书信。在答信中,欧阳修阐明了自己对“文”与“道”之间必不可少的关系所发表基本观点。
首先赞誉了吴充行文境界开阔、气势充沛以及谦虚好学、不耻下问的精神。吴充比欧阳修年轻,但欧阳修称吴充为“先辈吴君足下”,是以示谦虚,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吴充的推重。欧阳修真诚地赞誉了吴充行文的气势,然而能够写出如此“辞丰意雄,沛然有不可御之势”好文章的人却不满足于现状,依旧虔诚地请教他人,这是多么谦虚的求学态度啊!对如此谦虚好学之人,他由衷敬佩,当然不能不给予引导,或者是言之为“愿意欣然交流”了。
接下来连用四个“不足”排比句,介绍了自己的文学常态,也揭露了当时存在的“假誉以为重,借力而后进者”不良现象。这样既批评了那种不学无术、企图借助外力沽名钓誉的世相,同时也赞誉了吴充非同流俗的高贵品质。然后又分析阐述了“文”与“道”的内在关系,侧重强调学者为文要加强道德修养,反对“弃百事不关于心”“终日不出于轩序”的倾向,提出了文人绝对不可“闭门造车”的写作态度。欧阳修先后以孔子“六经之作,数年之顷尔”,又以孟子、荀子为例,总结说明了“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的道理。接下来,又列举了西汉的扬雄、隋代的王通因“道不足”而勉强为文的“反面”事例。通过一正一反的实例,更有力地论证了“道为本、文为末”的文学思想。
最后围绕求学问道发表言论,呼应前文。赞誉吴充“若不止焉,孟、荀可至而不难也”,实际上也是在肯定文中所阐述的“求道而不止,方能达到最高境界”的观点。同时也充分体现了欧阳修谦虚好学的品质和奖掖后进的热诚态度,表达了作者要以吴充谦逊向上的精神自勉,永远做一个求道不止的人。
全文注重论题集中,语言明白畅达,字里行间无不流露遒劲有力的气势,给人以明晰通透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