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诗集 柳永

柳永《双声子(晚天萧索)》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双声子①(晚天萧索)

【原词】

晚天萧索,断蓬踪迹②,乘兴兰棹东游③。三吴风景,姑苏台榭④,牢落暮霭初收⑤。夫差旧国,香径没⑥、徒有荒丘。繁华处,悄无睹,惟闻麋鹿呦呦⑦。

想当年、空运筹决战,图王取霸无休⑧。江山如画,云涛烟浪,翻输范蠡扁舟⑨。验前经旧史⑩,嗟漫载、当日风流⑪。斜阳暮草茫茫,尽成万古遗愁。

【注释】

①《双声子》:柳永自制曲,其后再无以此调填词者。《乐章集》注“林钟商”。

②断蓬踪迹:行踪如断根的蓬草一般不定。

③乘兴:趁一时兴起。兰棹:木兰木所做的船。东游:向东南一带漫游。

④姑苏:山名,在江苏吴县西南。姑苏台位于其上,乃吴王夫差所造,或谓吴王阖闾所造,以山来名州,所以也将吴县称为姑苏。这里指的是苏州。

⑤牢落:稀疏。

⑥香径:指采香径,位于灵岩山上,是当年吴国宫女采集花草所走的路。

⑦麋鹿呦呦:呦呦,鹿鸣之声。出自《诗经·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萍。”

⑧图王取霸:指吴越为建立雄图霸业而纷争图谋。

⑨翻输:反不如。范蠡,春秋末政治家,曾协助越王勾践复国灭吴,功成后乘扁舟泛游于太湖中,避免了杀身之祸。

⑩前经旧史:前人的重要著作和史记。

⑪当日风流:吴王当年争霸。

【译文】

晚来天气萧索,如断蓬一般四处漂泊的我,如今兴致一来,又乘船向东游荡。傍晚的雾霭慢慢飘散,三吴地区的风景历历在目,苏州一带的亭台楼榭稀疏地错落着,远不及以前漂亮。这片曾经属于夫差的国土,还有美人采香的小径,空自留下座座荒凉的小山岗。繁荣的景色已经难以寻见,只听见麋鹿呦呦地叫嚷。

遥想当年,徒然运筹帷幄,不停指挥战斗,为建立雄图霸业而纷争图谋。江山如画一般美丽,天空云涛翻滚,江中水波茫茫,但威风凛凛的夫差,却不如坐着小船远游的范蠡。细细品读过去的历史,当时的风云、成败只能使人嗟叹神伤。夕阳斜照在无垠的草地上。就像那永不消逝的愁情,一片苍凉。

【赏析】

本词为怀古词,柳永词中怀古词寥寥,本词为其一。

本词以晚秋作为创作背景,借景抒情,抒发了词人吊古伤今的历史感慨。柳永从汴京出发,经汴河东下至江淮一带,再向南到镇江、苏州、杭州,随着行程路线越来越长,他的内心也由于游宦而出现了动荡,到达苏州时游览姑苏台时便写下了这首《双声子》。

上片一开始就用“晚天萧索”来渲染气氛,交代了时间的线索,引起下文。接着两句“断蓬踪迹,乘兴兰棹东游”,前句写自己似断根的蓬草随风飘荡,由于仕途多坎坷,而发出的牢骚之语。后句则表示自己是个随遇而安之人,不妨尽情欢笑,所以乘坐兰棹东游。接下来“三吴风景,姑苏台榭,牢落暮霭初收”,写出了出游时所看到的景色。喧嚣的城市已经慢慢消失,映入眼帘的则是充满了清冷荒凉气息的历史陈迹,让人触目惊心,将人瞬间拉入历史的长河中。紧接着便以层层铺叙之法,推出“夫差旧国”的典故,过去的香径如今已成荒丘,繁华似锦的姑苏台榭如伍子胥所预言的那样成了野鹿出没之所,那些风流豪奢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烟消云散了,可以感受到时间的残酷。

下片专门叙写了西施之事,透露出了“美人误国”的主旨。“想当年”三句,一下子将读者带入当年的故事里,为大家诉说历史之事。吴王夫差与越王勾践的你争我夺,到头来只是一场空!用一“空”字冠于“运筹决战”之前,如一把利刃穿透了时空,让词作的主题得到深化。而当人们从历史的纷争中又回到现实时,放眼远眺,只见“江山如画,云涛烟浪”,山河依旧,物是人非,只有那激流勇退的范蠡,在越国胜利之后,便远离纷争逍遥自在去了,如今想来依然让人叹服。在这样的历史反思之中,功名、利禄,一切都被淡化了,当然词人所遭遇的坎坷不平也随之消解了。“验前经旧史”三句,写以“前经旧史”验之,当时记载的风流人物和他们那轰轰烈烈的事业早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现在只剩下“斜阳暮草茫茫”,勾起人的“万古遗愁”。

柳永词通常带着一些放荡不羁的艳媚,常常叙写一些儿女情长的小事,而本词却一改过去的风格,显得沉稳而老练,叙事上颇为宏大,所表达的情感十分深刻。本词以深秋萧条衰败的景色为背景,加以历史的沉重深厚,从不同角度描写了历史与现实、繁华与荒凉、图王取霸与江湖隐者之间错综的对比,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项安世在《平斋杂说》中说他的“长调尤能以沉雄之魄,清劲之气,寄奇丽之情,作挥绰之声”。这个评价是比较客观准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