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诗集 李商隐

李商隐《随师东》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随师东[1]

【原文】

东征日调万黄金[2],几竭中原买斗心[3]。

军令未闻诛马谡[4],捷书惟是报孙歆[5]。

但须鸑鷟巢阿阁[6],岂假鸱鸮在泮林[7]。

可惜前朝玄菟郡[8],积骸成莽阵云深[9]。

【注释】

[1]随:一作“隋”。师:军队。

[2]东征:指讨伐叛将李同捷的战争。日调:每天征调。万黄金:形容征调财物之多。

[3]几竭中原:几乎竭尽中原的财富。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包括河南的大部分地区、山东的西部和河北、山西的南部。买斗心:指用犒赏来收买、换取将士们的斗志。

[4]马谡(sù):三国时蜀国将领。228年,诸葛亮出兵伐魏,派马谡为前锋。马谡违反军事部署,失守街亭。诸葛亮按军法挥泪斩马谡,并自请贬官三级,以示自责。

[5]孙歆(xīn):三国时吴国都督。280年,晋伐吴。晋将王濬谎报战功,说已经斩得孙歆首级。后来晋将杜预俘获孙歆,解送洛阳后,才揭开了事实真相。

[6]鸑鷟(yuè zhuó)巢阿(ē)阁:比喻贤人在朝执政。鸑鷟,凤凰的别名,这里借喻贤臣。阿阁,四面有栋梁和曲檐的楼阁,这里借指朝廷。古人认为,凤凰飞集于阿阁,朝廷就会有贤相,天下就能太平。

[7]岂假:怎能容让。鸱鸮(chīxiāo):猫头鹰,古人认为它是不祥之鸟,这里喻指叛乱者。泮林:泮宫旁的树林。西周时诸侯国设立的高等学府叫泮宫。

[8]前朝:指汉朝。玄菟(tú)郡:汉代设置的郡,属幽州。郡治在今辽宁省沈阳市附近。这里借指李同捷据以叛乱的沧州、景州地区。

[9]骸:尸骨。莽:密生的草,这里形容尸骨成堆,密如草丛。阵云:战云,杀气。

【译文】

朝廷滥施厚赏收买诸将,中原的财富几乎被搜刮光。诸葛亮斩马谡军令不见,谎报杀死孙歆以邀厚赏。只要是贤臣在朝来执政,怎能让藩镇割据逞凶狂。沧州景州地区战云密布,枯骨已成堆显肃杀之气又十分荒凉。

【赏析】

敬宗宝历二年(公元826年),横海镇节度使李全略病死,其子李同捷擅领留后,为获得支持,继承父位,以重金贿赂邻道。朝廷知其用心,终年不发朝旨。大和元年(公元827年),朝廷发兵征讨,由于军政腐败,战事日久,直到大和三年(公元829年)才初步平定。这年十一月,李商隐应聘为天平军节度使巡官,随同节度使令狐楚赴郓州(今山东郭城),沿途目睹了战乱后的破败景象,写下此。也有人认为此诗歌无一字言隋之事,因此为借咏史之名,寓慨时事之作。

首联总写唐王朝为了抵御藩镇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兵力,几乎竭尽了中原之力一味推行厚赂政策。语气客观,然而更显沉郁悲凉。颔联用典,借古讽今,批判军纪败坏。第三句写将领们对任意违反军令的人不依法严惩,第四句写将领们虚报战功,借以得到厚赏。“未闻”与“惟是”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讽刺意味极浓。

颈联由对现状的描写转入对藩镇形成原因的分析。诗人叹惋朝廷不求贤才辅佐,致使藩镇拥兵抗拒朝命。朝廷内部贤人失位,政事不修,正是藩镇割据长期存在的原因。这种看法显然是比较深刻的。最后两句写战后的凄惨景象。藩镇割据是一幅群盗杀掠图。“积骸成莽阵云深”一句,形象地描绘出沧、景地区战后的惨状。这首诗中间四句连用典故,比喻恰切,讽刺辛辣,正反相间,对照鲜明,还用“未闻”“唯是”“但须”“岂假”等词语加以串联,新颖多变,一气呵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