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易经·坎下坤上》原文释义

师第七

坎下坤上

“师”是军队、兵众的意思。师卦主要在阐发兴师动众、行军作战的道理。师卦由坎、坤两卦组成。

从卦象来看,坎为水,比喻士兵;坤为地,比喻农民。地中有水,就像是古代兵农合一,寓兵于农或选农训兵的制度。地可以涵养水源,正如农民可以提供兵源。

从卦德来说,内卦坎体表示险陷,外卦坤体表示柔顺;内险而外顺,就是以柔顺的策略来处理危险之事。将至险隐伏于大顺之中,将神鬼莫测的行动藏匿在极端的宁静之中,这正是行军作战的道理。

从六爻来说,只有九二是阳爻,为其馀阴爻所归附,并且处于下卦的中位,象征一位将军率领兵众出征。

师。贞。丈人吉。无咎。

“贞”就是正。“丈人”是受到众人尊重信任、敬畏服从的老成大将。用兵之道应以正道为根本。能执守正道,则师出有名,以己之正征讨他人之不正,替天行道。《彖传》所谓的“以此毒天下,而民从之”,就是说虽然行军作战劳民伤财,但因为师出有名,合乎正道,所以人民仍然愿意给予支持。在师卦中,六五爻代表在上位的君王,它能顺应天命而进行讨伐,合乎行军的正道,又能任命合适的人选来作为将领(即九二),如此用兵作战,当然能够吉而无咎。

例解 古代商汤起兵推翻暴君夏桀,顺天应人,合乎正义公理,天下均欣然响应,甚至“东征而西夷怨,南征而北夷怨”,大家都期望商汤赶快来解救自己。由此看来,尽管战争劳民伤财,但正义之战,合人心顺民意,所以人民仍乐于从命,这也就是师卦重视“贞”的道理。

初六 师出以律。否臧凶。

“律”,原意是行军时所用的乐器,因为古时出兵作战必定配合军律所吹奏的曲调。倘若音律和谐,士卒自然同心协力,进退有节;反之,倘若音律失误混乱,军队因队形溃散而失败。所以“律”引申为行军的号令节制,或是兴师的律令法纪,前者是说明行军作战的道理,后者则说明出师用兵的原则。初六是师卦的初爻,代表出师作战的开始。如果发兵出师是为了矫正偏邪,禁乱除暴,则合乎出师的原则。另一方面,在行军作战之始,即能军纪严明,令出必行,也符合行军的道理。“否臧”就是不善的意思。如果师出无名或军纪败坏,就算得胜凯旋,还是与打败仗无异。不顾军纪命令,纵使杀敌有功,亦为法所不赦,因为这是致灾取祸之道。

例解 西汉飞将军李广(?—前119),胆识过人,骁勇善战,平日治军只以其勇武过人而博得士卒爱戴,却不讲求军中纪律。他又时常率领孤军深入敌境,虽人人皆愿效死命,屡建奇功,然而李广对军纪和行军布阵之法的疏忽,也使得他的部队经常陷于孤立无援的险境中,终而全军覆没。李广的治军态度实不足取法,虽或有胜利,也不是长久之道。

九二 在师中。吉无咎。王三锡命。

九二以刚爻居下卦中位,具有刚中之德,而为阴爻所归附,且上与六五相应。九二爻就是卦辞中所谓的“丈人”,为师卦的主爻,居于中军,总制用兵行师之事,大权独揽,同时又具备中正之德,所以能够吉而无咎。如果将领自恃权专,目无君上,就违反了为人臣的礼数。但若将领不敢发号施令,及时做出果决的处置,就又难以取胜。所以将领行事必须掌握好分寸,合乎中道,才能得吉,爻辞中的“王三锡命”,比喻六五君王对九二丈人宠信之深、倚赖之重,多次给予奖赏,委以重任。

例解 清朝末年,国势衰颓,曾国藩(1811—1872)多次临危受命,深为朝廷宠信。他以一介汉臣能得清廷重用,不仅因其治军有方,屡建战功,更因其懂得持中守正,不卑不亢,所以死后得到了“文正”的最尊谥号。

六三 师或舆尸。凶。

“舆”是大车。六三以柔爻居阳位,质柔用刚,象征有勇无谋、才弱志刚的将领。他轻率用兵,大意轻敌,结果吃了败仗,用大车将尸体载回,至为凶恶。

例解 在淝水之战中,前秦苻坚(338—385)自恃已一统北方,又坐拥八十万大军,踌躇满志,自以为投鞭就足以断流,定能轻易攻灭东晋。大意轻敌的结果,是使得前秦大军中了谢安的计谋,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最后全军覆没。

六四 师左次。无咎。

“左次”,就是退避歇止的意思。六四以柔爻居阴位,虽然不居中位,但是当位得正,象征将领的才干虽然不足以克敌制胜,却能量力而为,适时而退,保持战力,因此而得无咎。相反,如果在可能获胜的情况下胆怯畏缩而退兵,则罪咎大矣。

例解 南北朝时,刘宋大将檀道济(?—436)征北魏,由于路途遥远,粮草接济困难,至历城时军粮已尽,以计诈敌,才率领宋军安全撤回。檀道济在不利的形势下,能够量力而为,全师而退,值得称许。

六五 田有禽。利执言。无咎。长子帅师。弟子舆尸。贞凶。

“执言”是奉令讨伐的意思。六五以柔爻居上卦中位,是柔顺中正而能用师的明君。“田有禽,利执言”是说若禽兽悠游于山林之中,固然不用刻意猎取,但如果闯入田中侵害庄稼,就应该予以猎捕。借此比喻敌国挑衅,才不得已出师讨伐,用兵如此,才能得“无咎”。“长子”就是卦辞中的“丈人”。两处称呼不同,从兵众以九二为尊的角度来看,称为“丈人”;从君王宠信九二的角度来看,则称为“长子”。“长子帅师”是指六五之君任命九二长子为主帅,代表君王出征。“弟子舆尸”是指六三、六四两弟子皆非将才,君王不应命其为将帅,否则用人不当,正是败亡之道;所行虽然得正,终不免于凶。爻辞中的“利执言”是指卦辞中的“师贞”,而“长子帅师”则是指卦辞中的“丈人”。

例解 汉帝国初建之时,天下亟须休养生息,对北方大敌匈奴只能采行屈辱的和亲、馈赠政策。然匈奴未因此满足,仍不时寇边劫掠。到武帝时,国力已十分充盈,武帝(前156—前87)于是一改往昔的妥协政策,以“田有禽,利执言”的强硬手段出师征讨。战胜匈奴之后不仅保卫了北方边境的安全,更打通西域的通道,宣扬了汉朝国威。

上六 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用。

上六以柔爻居于师卦终极之地,也是坤体柔顺极上之处,正是论功行赏之时,“大君”以爵命奖赏有功人员。“开国”是指封为诸侯,“承家”是命为卿大夫。至于品行低下的小人,虽然在征战中亦立下功劳,却绝不可让其“开国承家”,只须赏赐金帛厚禄即可。因为小人品行不端,如果裂土以封,将贻害百姓,且时日一久,难保他们不会起兵叛乱,割地自雄。

例解 唐代中叶以后,祸乱频仍,朝廷不得已起用胡人或降将,如李克用(856—908)、朱温(852—912)等,甚至任命他们为坐拥兵马大权、雄踞一方的节度使,骤付以极大的权位。他们心怀反覆,平时即常抗命中央,一有时机便兴兵作乱,造成藩镇割据,唐代也因此走向衰亡。“开国承家,小人勿用”,握有人事大权的治国者应谨记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