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繫辭上傳·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動静有常,剛柔斷矣。方以類聚,物以羣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是故剛柔相摩,八卦相盪。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日月運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簡能;易則易知,簡則易從;易知則有親,易從則有功;有親則可久,有功則可大;可久則賢人之德,可大則賢人之業。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译文】 天尊而高,地卑而低,乾坤的位置就确定了。卑低、尊高一经陈列,事物显贵和微贱就各居其位。天的动和地的静有一定的规律,阳刚阴柔的性质就判然分明。天下各种意识观念以门类相聚合,各种动物植物以羣体相区分,吉和凶就(在同与异的矛盾中)产生。悬于天上的(如日月星辰等)成爲表象,处在地面的(如山川动植等)成爲形体,事物变化的道理(就从这些形、象中可以)显现出来。所以阳刚阴柔互相摩切交感(而生成八卦),八卦又互相推移变动(而衍成六十四卦)。譬如雷霆在鼓动,风雨在润泽;日月往来运行,出现寒暑交替(这是天上表象的阴阳变化)。又如乾道构成男性,坤道构成女性(这是地面形体的阴阳变化)。乾的作爲体现于(万物的)太初创始,坤的作爲体现于(承乾而)生成万物。乾的作爲以平易爲人所知,坤的作爲以简约见其功能。平易就容易使人明了,简约就容易使人顺从;容易明了则(心志通同)有人亲近,容易顺从则(齐心协力)可建功绩;有人亲近处世就能长久,可建功绩立身就能弘大;处世长久是贤人的美德,立身弘大是贤人的事业。所以,明白乾坤的平易和简约,天下的道理就都懂得了;懂得天下的道理,就能(遵循天地规律而)居处适中合宜的地位。
【注释】①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周易》以阴阳爲本,乾坤爲纯阳纯阴之卦,因此《繫辞传》先总说乾坤性质。《韩注》:“乾坤,其《易》之门户。先明天尊地卑,以定乾坤之体。” ②动静有常,刚柔断矣——常,指“一定的规律”;断,分也,犹言判然分明。这是说明阴阳动静、刚柔的不同特点。《集解》引虞翻曰:“断,分也。乾刚常动,坤柔常静;分阴分阳,迭用刚柔。” ③方以类聚,物以羣分,吉凶生矣——方,《集解》引《九家易》曰:“道也”,《正义》:“《春秋》云‘教子以义方’,注云‘方,道也’,是‘方’谓性行法术也”,《本义》:“方,谓事情所向”;据诸家说,“方”字犹言“意识观念”,属抽象的範畴。物,指具体的事物,如动物植物等。这三句说明宇宙间各种事物、现象,无论是抽象的观念,还是具体的形态,均以羣、类相分合;而吉凶就在同、异的矛盾中产生。《韩注》:“方有类,物有羣;则有同有异,有聚有分也。顺其所同则吉,乖其所趣则凶,故‘吉凶生矣’。” 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这是说明天上之“象”、地上之“形”,都显现着阴阳变化的道理。《韩注》:“象,况日月星辰;形,况山川草木也。悬象运转,以成昏明;山泽通气,而云行雨施,故‘变化见矣’。”案,《本义》释“形”字曰:“山川动植之属”,较爲全面,当从之。⑤刚柔相摩,八卦相荡——摩,摩切交感,《韩注》:“相切摩也,言阴阳之交感也”;荡,推移变动,韩注:“相推荡也,言运化之推移”。这两句说明乾(☰)、坤(☷)交感生成八卦,如初爻交感成震(☳)、 巽(☴),中爻交感成坎(☵)、离(☲),上爻交感成艮(☶)、兑(☱),八卦于是得全;八卦又分阴阳(乾、震、坎、艮爲阳,坤、巽、离、兑爲阴),两两重叠推变,六十四卦于是完备。而八卦、六十四卦的象徵意义,正体现了万物的产生本于阴阳交感。《尚氏学》:“摩,即交也。乾坤初爻摩成震巽,中爻摩成坎离,上爻摩成艮兑,而六子以生,八卦全矣;八卦以一卦荡八卦,而六十四卦备矣。荡,犹推也;不曰‘重’而曰‘荡’者,言以一卦加于此卦,复加于彼卦,有类于推荡也。” ⑥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这是举雷霆、风雨、日月、寒暑爲例,说明天上物象的阴阳变化。《本义》:“此变化之成‘象’者。” ⑦乾道成男,坤道成女——这是举人的男女性别,说明地面形体的阴阳变化。《本义》:“此变化之成‘形’者。” ⑧乾知大始,坤作成物——知,犹“爲”,与下句“作”意近爲互文。《经义述闻》引王念孙曰:“知,犹‘爲’也,‘爲’亦 ‘作’也。‘乾爲大始’,万物资始也;‘坤作成物’,万物资生也。《周语》‘知晋国之政’,韦昭注曰‘知政,谓“爲政”也’;《吕氏春秋·长见篇》‘三年而知郑国之政’,高诱注曰‘知,犹“爲”也’。”今从王说。大始,即太始,指最初创始,《释文》:“大,音泰,王肃作‘泰’”;成物,犹言“生成万物”。这两句说明,乾坤的作爲,前者是最初开创万物的要素,后者是承前者而生成万物。案,《正义》训“知”爲“知见”之知,曰: “乾知太始者,以乾是天阳之气,万物皆始在于气”,“初始无形,未有营作,故但云‘知’也;巳成之物,事可营爲,故云‘作’也”。于义亦通。⑨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平易;知,知晓(下文同);简,简约。这两句承上文,说明乾的太初创始纯发于自然,无所艰难;坤的生成万物静承于乾阳,不须繁劳:因此前者以平易爲人所知,后者以简约见其功能。《韩注》:“天地之道,不爲而善始,不劳而善成:故曰‘易’、‘简’。”案,尚先生释‘易’、“简”曰:“乾之德刚健纯粹,施仁育物而已,故曰‘易’;坤之德收啬闭藏,顺阳成事而已,故曰‘简’。”(《尚氏学》)此说至爲明畅。⑩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此下八句,层层推阐乾坤“易简”的道理,最后归于人事,说明若能效法此道,即可造就“贤人”的“德业”。《本义》:“人之所爲,如乾之易,则其心明白,而人易知;如坤之简,则其事要约,而人易从。易知,则与之同心者多,故有亲;易从,则与之协力者衆,故有功。有亲则一于内,故可久;有功则兼于外,故可大。德,谓得于己者;业,谓成于事者。上言乾坤之德不同,此言人法乾坤之道至此,则可以爲贤矣。”(11)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成位,犹言“确定地位”;中,适中。这是总结“易简”之道,说明天下的道理尽在其中,人得其理,就能参合“天地”所宜而居处适中的地位。《本义》:“成位,谓成人之位;其中,谓天地之中。至此则体道之极功,圣人之能事,可以与天地参矣。”案,末句《释文》云,马融、王肃本作“而易成位乎其中矣”,《尚氏学》从之,于义可通。
【说明】 以上第一章。《繫辞传》上下各分十二章,旧说略有异同,以孔颖达《正义》、朱熹《本义》所分较爲通行。今取朱子说。“繫辞”二字的名义,有两方面:一、指卦爻辞,即《正义》所谓“圣人繫属此辞于爻卦之下”,“上下二篇经辞是也”。下文称“繫辞焉以明吉凶”指此义。二、指《十翼》中的《繫辞上传》、《繫辞下传》,是阐说经文的专论,即《正义》所谓“夫子本作《十翼》,申说上下二篇经文繫辞,条贯义理,别自爲卷,总曰《繫辞》”。本章总叙“乾坤”大义。内容可分三节理解:第一节从篇首至“在地成形,变化见矣”,说明“乾坤”定位;第二节从“是故刚柔相摩”,至“坤道成女”,说明阴阳变化;第三节从“乾知大始”至末,说明“易简”哲理。就这三节的基本内涵分析,“定位”是强调宇宙间不可更易的法则,“变化”是揭示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易简”则指出“乾坤”之道“纯一不杂,易知易从”(《尚氏学》)。郑玄曰:“《易》一名而含三义,‘易简’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正义·序》引)此“三义”,似与本章的三节内容可以相互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