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

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

孟子说告子不知道这义是在心头上发生的,也不知道这浩然正气不是靠外在的义行就可存养得来的。告子整天在外面经营,所以告子根本不懂什么是义呢!由这段话便可知道,孟子一直在向我们强调这义是在内不在外的呀!

为什么“告子未尝知义”?因为告子说:“不得于言,勿求于心。”告子所谓的“言”在外!照告子这句话的意思,要得到你的本心本性之前,必要先去雕饰你的言行举止,可见告子他认为心的主宰在哪里——在外!这与朱熹要我们于事事物物上求至善是一样的疏失!

长此以往,岂不是叫天下所有的学子,彻底地与本心本性失联了吗?岂不是要天下学子都去沦落为义袭了吗?为了补救这个弊端,所以孟子不得不用强烈的口语,直批告子说:“他根本就不懂什么是义!”

为什么孟子常常要批判别人,原因就在于这个人讲的话很能迎合人心,听起来好像都是对的,而且信徒很多,但在关键处却发生彻底的错误。虽然看起来错的也不多,就几个字而已,但这影响大不大?真是非常的大!可以说流毒无穷,所以不妄说人的圣贤,也不得不直批呢!

一个学问真不真,其关键就在于“内外”的问题而已。“非义袭而取之也”!内在的问题要由内在来解决,外在的问题要由外在来解决,养浩然之气是身内事,不是身外事的努力可以巧饰的。

气是跟着心来走的,身中的阴阳之气要得到净化,唯有你的心先净化;身中的阴阳之气要和合,唯有你的心先和合。

心的阴阳先合了,心先不二了,气是跟着心走,气的阴阳就慢慢地交合了,杂气就慢慢被剥除在外了。所以佛家说:“万法惟心!”一切的关键就在这心呀!当然这个义所指的也是这个心!

前面我曾说过“志壹动气”,壹就是合了,心不二了,对待合而为一,无二无别了,这气就开始走向另一条造化之路。怎么造化?由分而合了,由杂而精了,这个法身内的造化开始动起来了。

如果在心中仍存有对待的情况下去运行造化,那么心先分了、先杂了,气再怎么造化也不能纯!心有了污染,气再怎么造化也是往污染的路上走的!这是轮回的路,不是回天的路,回天的路是万殊归于一本的,是阴阳和合的。分与合的根本就在心。

什么样的心才能使阴阳重新和合?这就是千经万典说不破的三教心法所在了!此心若能于黄庭窍内的气机起伏变化皆无分别取舍,气就往和合的方向去造化了。这只是观念上的一个转变而已,却足以启开见性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