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直”是不弯曲、不造作。“气”它本自具备长养与净化的功能,只要任由这气的自在天性去发挥着,去造化着,便可得到无尽的本性之益,这就叫作“直养”。

好像地球上的水一样,它自具净化的功能,再怎么脏的水,它用自己蒸发的特性,脱离了污垢,上升到天际,再变成雨,自动降到地上来。它只是靠着本自具有的天然力量,就可得到净化与升华,不靠别的力量,只是顺乎自然而已,不是靠人为的造作经营,这就是“直养”。

养气也是一样的,要使身中的这股浩然之气得到净化、升华与长养,所依赖的也只不过是这气中本自具有的特性而已。让它的自然特性展现出来,不要去迫害它,不要去限制它,就是“直养而无害”。

为什么用“养”这个字?养就是你要供给它东西、给它肥料,它才慢慢长大,不然怎么叫养?这个养字需要很长的时间,像养小孩一样,它是慢慢长大、慢慢刚健浩然的,不是立即看得到成效的,所以叫养。

用什么来养呢?用“直”来养。直就是不扭曲、不矫揉造作,只是顺应这气的自然特性而已,只是任其自在,不要伤害到它就行了!

到底是什么东西,让这本自至大至刚的气给弯曲了呢?那就是人的心!人的心识会让你的气紊乱、让你的气衰败、让你的气散。当你那些计较的心识聚集一起时,全身的气就紊乱了,就震荡了,气的造化规则就都被扭曲了,开始消阳长阴了!

所以这“直养”两字,虽要看气怎么自在,但气是否能够得其刚健自在,还得要看心是否能够清明无欲呢!所以“直养”两字,不只是气怎么直,更包含了心怎么直的问题!

心怎样才会直呢?“不二”才能直、才能明,心有二(分别对待),心就无明了,气的自然天性就扭曲了!所以所谓直养,就是用不二的心来养气,时时在灵台上保持不二的心境,才能养好气。

如何“长”养呢?就是少生气、少烦恼、少计较,多一点自在、多一点包容、多一点宽怀、多一点仁爱……有了这样的心,气就不会受到伤害,就可以得到长养了。

比如白天非常操劳,虽说刻苦耐劳是一种美德,且适度的劳动还很有助于长养的正气,也很有助于养性,但过度操劳到损性损气的时候,就适得其反了,就成为“法执”了。所以动静作息要有节,凡事不宜过度,时时要在心上、饮食上、作息上检点,把容易损伤到气的因素一一去除掉,这叫“无害”。

接着再讲“则塞于天地之间”。孟子所讲的浩然之气,就像佛的法身,太虚有多大,法身就有多大,好比一滴水回到大海时,大海有多大,也等于这滴水有多大,这便是成佛者的“塞于天地之间”。

经典是讲给凡人听的,不是讲给佛听的,古人说:“人身虽小配天地。”这个天地两字,可以指宇宙天地,但也可以指我们身上这个小天地。一个经过正师指点的人,开始懂得扣手塞兑,收束身心,进入打坐养气的阶段,这时他会发现,当他的心真正静下来的时候,立即有一股浩然之气充沛在他的体内,好像要把他的身体撑大了一般,这种现象则是初学修行者立即可以经验到的“塞于天地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