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通》

典志体史书

典志体史书也叫“政书”,是我国古代史书的体裁之一,主要以典章制度为中心,用分类汇纂的方法记述史事。其发端与发展正如梁启超先生所说:

纪传体中有书志一门,盖导源于《尚书》,而旨趣在专纪文物制度,此又与吾侪所要求之新史较为接近者也。然兹事所贵在会通古今,观其沿革。各史既断代为书,乃发生两种困难:苟不追叙前代,则原委不明;追叙太多,则繁复取厌。况各史非皆有志,有志之史,其篇目亦互相出入,遇所阙遗,见斯滞矣,于是乎有统括史志之必要。其卓然成一创作以应此要求者,则唐杜佑之《通典》也。(《中国历史研究法》第二章)

可见,这一体裁源自于《史记》、《汉书》中的“书”、“志”以及东汉以后出现的典章制度专史。唐代杜佑的《通典》则完成了这一体裁的创立。该体裁虽然脱胎于纪传体的“志”,但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能够会通各个朝代,并且所载内容非常详备,在保存典章制度的资料方面,具有其他体裁的史书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通》

一、《通典》

《通典》系唐杜佑编撰。

杜佑(734—812),字君卿,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朝大臣,着名史学家。出身仕宦,以荫入仕,曾外任节度使,历任德宗、顺宗、宪宗三朝宰相。元和初封歧国公,后以年老致仕。

《通典》全书共200卷,分为9门:《食货》(12卷)、《选举》(6卷)、《职官》(22卷)、《礼》(100卷)、《乐》(7卷)、《兵》(15卷)、《刑》(8卷)、《州郡》(14卷)、《边防》(16卷),每门又分若干子目,综合各代,记载了上起唐虞、下至唐代天宝末年以及肃宗、代宗时的历代制度。其宗旨正如他在《进书表》中所言:

夫《孝经》、《尚书》、《毛》、《周易》、“三传”,皆父子君臣之要道……然多记言,罕存法制……每念懵学,莫探政经。略观历代众贤着论,多陈紊失之弊,或阙匡拯之方。臣既庸浅,宁详损益,未原其始,莫畅其终。尚赖周氏典礼,秦皇荡灭不尽,纵有繁杂,且用准绳。至于往昔是非,可为来今龟镜,布在方册,亦粗言寻。

杜佑历经三十余年,博览古今典籍,考溯典章制度,以刘秩(刘知几之子)所作《政典》35卷为基础,增补删削,并参照《开元礼》和汉魏六朝文集奏疏等,而成此书。《边防》之前有总叙,后有评语,叙述历代制度与有关奏议、文章。自古讲“民以食为天”,“食货”是政治的根本,所以,在门目的先后次序上,把《食货》排在首位,这在前史中是绝无仅有的。据杜佑自序所说:

既富而教,故先食货;行教化在设官,任官在审才,审才在精选举,故选举、职官次焉;人才得而治以理,乃兴礼、乐,故次礼、次乐;教化隳则用刑罚,故次兵刑;设州领郡,故次州郡;而终以边防。

《通典》的着重点在于记述典章制度和社会经济发展等重要事项,开辟了政治、经济、文化专史着述的新途径,确立了中国史籍中与纪传体、编年体并列的典志体。这种体例的优点在于组织完善,条理分明,在我国史学发展史上,是一种崭新的创例,正如《四库提要》所称赞的:“详而不烦,简而有要,元元本本,皆为有用之实学,非徒资记问者可比。”在《通典》的影响下,《通志》、《文献通考》等着作相继问世,为研究历代典章制度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另外,《通典》大量引用古代文献资料,许多亡佚的文献赖此得以部分保存下来,这对中国古代史研究具有较高的价值。

至于《通典》的缺失遗漏,《四库提要》对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评价:

食货门之赋税,载周官贡赋,而太宰所掌九贡之法失载……钱币不载陈永定元年制四柱钱法……选举门不载齐明帝时制士人品帝有九品之科,小人之官复有五等法……职官门如周礼地官有舍人、上士二人掌宫中之政,乃云中书舍人魏置……似此之类,未免间有挂漏。兵门所列诸子目,如分“引退取之”、“引退佯败取之”为二门……未免稍涉繁冗。而火兽、火鸟之类,尤近于戏剧。州郡门分九州以叙沿革,而信都郡冀州,当属兖而误属冀……边防门所载多数万里外重译乃通之国,亦有仅得其名不通朝贡者,既不临边,亦无事于防,题曰“边防”,名实亦舛。然其博取“五经”、群史,及汉魏六朝人文集、奏疏之有裨得失者,每事以类相从。凡历代沿革悉为记载,详而不烦,简而有要,元元本本,皆为有用之实学,非徒资记问者可比,考唐以前之掌故者,兹编其渊海矣。至其各门征引《尚书》、《周官》诸条,多存旧诂,如食货门引《尚书》“下吐坟垆”,注谓“垆,疏也”,与孔疏所引《说文》“黑刚土也”互异……似此之类,尤颇有补于经训。宋郑樵作《通志》,与马端临作《文献通考》,悉以是书为蓝本,然郑多泛杂无归,马或详略失当,均不及是书之精核也。(《四库提要》卷八十一)

尽管《通典》存在一定的漏误,但对于研究历史,特别是对研究古代文物制度,其资料的完整性是其他史籍所无法取代的。

二、《通志》

《通志》系宋郑樵编撰。原名《通史》,改为《通志》,是因为自古记事的史书都谓之志书,所以依照旧称。

郑樵(1103—1161),字渔仲,兴化军莆田(今福建莆田)人。世人称夹漈先生,出身仕宦。年轻时在夹漈山下苦学三十余年,自诩才学不下刘向、扬雄。一生着述勤奋,有《尔雅注》、《夹漈遗稿》等30余种。晚年撰成《通志》,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十月赴临安,将《通志》献给朝廷,被授予枢密院纂修。

《通志》属于通史,综合记述了历代史料,体现了郑樵旨在“会通古今”的修史主张。它包括帝纪18卷,皇后列传2卷,列传125卷,年谱(即“表”)4卷,略(即“志”)51卷(其中世家3卷、载记15卷),全书共200卷,记述了上至三皇下止隋唐的史事。内容基本上是大量删削连缀旧史,依各史抄录,将唐、宋之前的历史进行整理。《通志》中较有价值的是“略”,分为20个类别:《氏族》、《六书》、《七音》、《礼》、《乐》、《天文》、《地理》、《金石》、《都邑》、《谥》、《器服》、《职官》、《选举》、《刑法》、《食货》、《艺文》、《校雠》、《图谱》、《灾祥》、《昆虫草木》。这些简称“二十略”,其中的《氏族》、《六书》、《七音》、《都邑》、《昆虫草木》,以前的旧史中没有,属郑樵首创。“二十略”大多属历代的文物制度,内容丰富,也是《通志》的精华部分。郑樵在自序中说:“其十五略,汉唐诸儒所不得而闻也。”“凡十五略出臣胸臆,不涉汉、唐诸儒议论。”

《通志》的优点在于从学术史、文化史的观点出发,扩大了史学的研究范围,尤其是在广博、会通方面,对后人产生了很大的启发作用。缺陷也很明显,因为是抄录、连缀成书,所以很多内容没有价值,《四库提要》评论说:

宋人以义理相高,于考证之学罕能留意。樵恃其该洽,睥睨一世,谅无人起而难之,故高视阔步,不复详检,遂不能一一精密,致后人多所讥弹也。特其采摭既已浩博,议论亦多警辟。虽纯驳互见,而瑕不掩瑜,究非游谈无根者可及。至今资为考镜,与杜佑、马端临书并称“三通”亦有以焉。(《四库提要》卷五十)

这对于《通志》的得失评论非常中肯,可作为定评。正因为《通志》贯通各史书志,扩大了史学的研究范围,因此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

三、《文献通考》

《文献通考》系元马端临编撰。

马端临(1254—1323),字贵与,饶州乐平(今江西)人。其父是南宋末年的宰相马廷鸾。马端临自幼笃志好学,30岁开始编撰《文献通考》,历20余年完成。

《文献通考》是记述上古至宋宁宗时代典章制度的典志体史书。全书共计348卷,上起唐虞,下至南宋宁宗嘉定年间,记述了上古至宋宁宗时的典章制度的沿革。共分24门,每门另有小序,详细记载了着述的成规以及考订的意义。门类都是仿照《通典》的体例,在《通典》8门的基础上,划分为19门类:田赋、钱币、户口、职役、衙陲、市籴、土贡、国用、选举、学校、职官、郊社、宗庙、王礼、乐、兵、刑、舆地、四裔。另外,还增补了5门:经籍、辞系、封建、象纬、物异。本书的材料大多来源于《通典》,所以,有些人认为是《通典》的扩大与续作。事实也正是如此,马端临在其序言中说:

文,典籍也;献,贤者也……凡叙事则本之经史,而参之以历代会要,以及百家传记之书,信而有证者从之,乖异传疑者不录,所谓“文”也。凡论事则先取常时臣僚之奏疏,次及近代诸儒之评论,以至名流之燕谈,稗官之记录,凡一话一言可以订典故之得失,证史传之是非者,则采而录之,所谓“献”也。

所以,马端临是在《通典》的基础上,根据记载的材料和当时士大夫、名流的议论,进行了补充、完备,才成此《文献通考》。“通考”的命名则体现了马端临的“会通因仍之道”的思想。他说:

考制度,审宪章,博闻而强识之,固通儒事也。其载诸史传之记录而可疑,稽诸先儒之论辨而未当者,研精覃思,悠然有得,则窃着己意,附其后焉。

《文献通考》的优点在于汲取了《通典》的精华,详细地记载了宋代的典章制度,资料的详备甚至多于《宋史》的诸志,成书的时间也早于《宋史》,并且宋代典章制度方面的史料,都是由马端临独自续成。所以,此书也便成为了研究宋代以前历代典章制度不可或缺的着作。另外,作者对探讨历代典章制度所提倡的“变通张弛知故”,强调的“古今异宜”、“随时制变”、“时不唐虞,君不尧舜”的观点,都值得赞扬。《四库提要》评价说:

大抵门类既多,卷繁帙重,未免取彼失此。然其条分缕析,使稽古者可以案类而考。又其所载宋制最详,多《宋史》各志所未备,案语亦能贯穿古今,折衷至当,虽稍逊《通典》之简严,而详瞻实为过之。(《四库提要》卷八十一)

由于此书取材广博、卷帙门类繁多,不免顾此失彼,考订制度“稍逊《通典》之简严”。尽管如此,但瑕不掩瑜,《文献通考》仍不失为政书体中的重要史籍,是稽古考证的好史书。

《通典》、《通志》、《文献通考》,三部着作习称“三通”。后来,清乾隆年间奉敕所撰的《续通典》、《续通志》、《续文献通考》称为“续三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