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帝为何难以逆转衰-清朝-满族历史

嘉庆帝为何难以逆转衰

嘉庆从乾隆手中继承的,不但有君临天下的权势,还有夕阳西下的动荡时局。乾隆朝是清王朝盛衰的转折点。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乾隆在他统治的前期励精图治,使清朝的统治达到了强盛的顶点,但是,从乾隆中期开始,大清的国势走上了下坡路。

乾隆晚年陶醉于所谓的盛世景象之中,志满意骄,朝廷大员为了迎合乾隆的虚骄之心,刻意粉饰太平,报喜不报忧。上至朝廷,下到地方,营私舞弊、搜刮钱财,贪赃枉法的风气十分盛行。很少有人将国计民生放在心上,处理政务多是因循苟且,不思进取,效率极低。

土地兼并始于康熙中叶,到了乾隆中期,土地集中的现象已经极为严重。统治阶级的生活与贫苦百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到了乾隆末期,社会风俗变化极大。官僚、地主、商人各阶层无不沉浸在奢华的氛围中。统治阶级的纸醉金迷和贫苦百姓的倍受煎熬,预示着社会的衰败和动荡。

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不断发生。在官僚、地主的残酷压迫和剥削下,社会矛盾激化了,下层人民的反抗斗争接连不断。层人民各种形式的反抗斗争如澎湃汹涌的波涛,强烈冲击着清王朝的统治,使它日益走向衰朽。

摆在嘉庆面前的形势是严峻的。为了扭转衰败的政局,嘉庆皇帝以铲除和坤打响了亲政的第一炮。对于日益窘迫的国库来说,和坤的家产可谓是一个相当优裕的来源。嘉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铲除了和坤,受到了许多人的赞许。

嘉庆处理完和珅事件后,又面临着一系列的社会危机:如南方的白莲教,京畿的天理教,东南海上的骚动,采矿的封禁,钱粮的亏空,八旗的生计,鸦片的流入,河漕的难题等等。但是嘉庆都把上述问题作为个案看待,他没有也不可能从制度上去加以解决。

嘉庆在25年的皇帝生涯中,虽一件一件地解决乾隆盛世留下的危机,却又一步一步地陷入更深的危机。乾隆朝盛世下的危机,到嘉庆朝更加深重。到他的接班人道光皇帝时,则陷入内外交困、四面楚歌的境地!

嘉庆帝在内乱频仍、外患渐逼中,倾力企图维护清王朝的稳定巩固,然而不可逆转的历史发展趋势,使嘉庆的努力化作了泡影,清王朝从此日渐走向衰亡。后人对嘉庆一朝的态度平平淡淡,都认为他是一个既没有政治胆略又缺乏革新精神的平庸天子。事实上这并不是嘉庆的责任,也是客观环境所致,就这点而言,嘉庆也是一个悲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