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同治中兴的争论
“同治中兴”是指清朝中叶后,同治帝在位十三年的一个中兴阶段。适逢1860年清政府与英法媾和,其间平定了太平天国、捻军及回民起义,政治上出现了一个和谐时期,下开洋务运动又兴办了洋务活动。使腐朽的清朝统治出现了一些新气象,史称“同治中兴”。
有人认为,所谓的“同治中兴”是某些历史学家歪曲历史、刻意美化清朝的做法。大家都知道,鸦片战争以后,无能的清朝政屡战屡败,割地赔款、丧权辱国。人民不堪剥削,纷纷揭竿而起反抗,爆发了中国近代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起义。同治年间的实际掌权者是慈禧,这个慈禧老妖婆的统治时期居然也是什么“中兴”?这其实是中国殖民地化加深的一个时期,而不是什么所谓的“中兴”。
此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同治中兴”,其主要原因是辛酉政变之后,在奕?与慈禧之间、慈禧与慈安之间建立了一种权力均衡机制,出现了互相依托、同心协力的稳定政局。他们继续实行重用汉臣,尤其是发挥湘军和淮军的作用,满汉统治阶级联合起来才实现了所谓“同治中兴”。“同治中兴”是促进中国近代历史进步的一个阶段,主要体现洋务运动上,当时大兴洋务,先提出“自强”以后标榜“求富”创办了一系列近代企业,包括福州船政局、江南制造总局、开平煤矿等等,这在客观上刺激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洋务运动过后的“实业救国”思潮不能说与这段时期没有关系。同时洋务运动种的近代企业虽然管理不属于规范的资本主义经营方式,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中国无产阶级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