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旗的生计问题
八旗制度是在满清入关之前创立的,适应当时的战事情况,是清朝制度的根本所在。
随着清军的入主中原、统治的最终确立,国家便把八旗子弟供养了起来。他们不工不农,也不经商,只是以骑射为本务。国家按一定标准发放钱粮给当兵的人,但是士兵数额有限,钱粮的标准是祖辈定下的,不能调整。随着八旗人口急剧增长,每个家庭的人数越来越多,而钱粮是不变的,再加上物价的上涨,生活奢侈,旗人的生计问题逐步浮现出来。
在康熙末年的时候便出现了八旗生计问题,到了乾隆朝,这个问题已经非常严重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王都采取了一些措施来解决八旗生计问题,,例如增加兵额,添加“养育兵”,政府给八旗子弟拨款还债,资助在京八旗子弟迁居东北开荒等,但收效甚微,因为增加兵额的速度要比人口增长速度慢很多,国家的财政负担加重了,但战斗力却没有加强。而政府拨款还债,让让八旗子弟更觉的没什么可愁的,只要等着政府拨款就好了。去东北开荒就更别提了,八旗子弟养尊处优惯了,谁会愿意去呢。此后历代清帝都被这个问题所困扰,直至大清帝国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