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十二年 (1673年),尚可喜要求归老辽东,由尚之信袭爵。康熙以此为撤藩的良机,同意尚可喜撤藩,结果触动了吴、耿二人。吴、耿二人一面假意申请撤藩,试探朝廷动向,一面积极准备叛乱。清廷内部对是否撤藩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康熙皇帝认为: 撤亦反,不撤亦反,不如先发制之。
撤藩令一下,吴三桂便于康熙十二年 (1673年) 发动叛乱,打进湖南,占领沅州、常德、衡州、长沙、岳州等地,自称周王、天下招讨都元帅。不久,广西将军孙延龄和耿精忠响应叛乱,占据了广西和福建。吴三桂在全国各地的党羽也纷纷叛乱,特别是陕西提督王辅臣,尚可喜儿子尚之信的叛乱,使清朝统治大受震动。整个江南和陕、甘、川都为叛军所有。
这时,八旗兵入关已30年,失去当年的战斗力,所以屡次战败。但由于康熙皇帝采取剿抚并用的政策,重点打击吴三桂,分化王辅臣、耿精忠、孙延龄、尚之信。再加上满、汉矛盾得到缓和,许多汉人将领都站到康熙皇帝一边,使战争形势在两年之后发生了转机,王辅臣先向清朝投降,耿精忠、尚之信、孙延龄也先后投降。
吴三桂的将领也有一部分投降。为了鼓舞士气,吴三桂于康熙十七年 (1678年) 在衡州称帝,国号大周,改元昭武,大封百官诸将,但不能扭转败势。这年秋天,吴三桂病死,其孙吴世璠继位,改元洪化。清军趁机进攻,于康熙二十年 (1681年)攻下昆明,吴世璠自杀。延续八年的 “三藩” 之乱结束。
平定 “三藩” 之乱,适应多民族国家走向统一的趋势,得到人民的拥护。吴三桂破坏统一、残害人民,必然走向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