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业》历史事迹,评价,人物简介

《杨业》历史事迹,评价,人物简介

杨业,又名杨继业,是“五代十国”时期的汉将,后来降附北宋,成为北宋太宗时期的一员战将。他是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生年不详,卒于宋太宗雍熙三年(公元986年)。杨业的祖籍原在麟州(治所今陕西神木西北),后来才移居太原。杨业的父亲杨信曾在后汉政权中任麟州刺史。

杨业少时,喜侠好义,豪爽不拘,善骑射、好狩猎、勇力过人。据说,杨业每

次出狩,所猎取的飞禽走兽总比同行的人多出成倍。所以,杨业从小就成为当地出色的狩猎能手。在行猎过程中,他十分注意模仿军事攻取,习演战阵。有一次他对徒众说: “我他日为将用兵,亦犹用鹰犬逐雉兔尔。”就是说,将来我若是成为将领,指挥部队作战时,也将如同用鹰犬逐捉山鸡野兔一样,所到必取。

青年时期,杨业怀着巨大抱负,带着一身武艺,投在后汉河东节度使刘崇麾下,任保卫指挥使。后来,官至建雄军节度使。他忠勇骁悍,武功出人,世人无不敬佩。宋太祖广顺元年(951年),刘崇在晋阳建立北汉政权时,以及后来继位的刘承钧、刘继恩、刘继元统治时期,杨业一直忠心耿耿扶保北汉政权。他征战沙场,攻城夺地,抵御强敌,屡建战功。这时期,凡杨业领兵出战,几乎所向克捷,所以,人们称他“杨无敌”。

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正月,宋太宗赵光义亲发大军从东、西、南、北四面围困太原城。四月间,赵光义还亲抵前线指挥作战。当时,杨业督兵守城,与宋军交兵数月。他利用夜暗,多次率队出击,给宋军以巨大杀伤。五月,北汉皇帝刘继元见孤城甚危,久困难支,便出城投降。杨业仍据城死战。赵光义素闻杨业的英名,知其忠勇善战,早就欲求之而不得,于是令刘继元出面劝降。杨业见北汉皇帝亲诏劝降,便忍痛收兵。接着,他面北哭拜,释甲来见。赵光义得杨业,十分欢喜,在厚加抚慰的同时,授杨业为右领军卫大将军; 班师凯旋后,又授杨业为郑州防御使。从此,杨业就又成了宋太宗手下著名将领之一。他在扶保宋室,抵御北方辽兵进犯,以及北上大举征讨的过程中,忠勇奋发,屡建奇功。他治军严整,筹断周密,谋略胜于群帅,为北宋的边防事业及军事攻取作出了贡献。

北 国 干 城



北汉政权的灭亡,象征着 “五代十国”分裂局面的结束。持续二十余年的统一战争,以北宋汉族地主的胜利而告终。除了北部、西部的吐蕃、回鹘、契丹等少数民族统治的地区以外,中原和南方已重新归于统一。北宋初年,统治者吸取了唐朝和 “五代十国”藩镇割据的经验教训,尽收天下精兵,削夺将帅兵权,实行所谓 “更戍法”。尽管这种措施不利于宋朝军事力量的发展,不能从根本上解除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尖锐矛盾,但在消除中唐以来藩镇拥兵自重、割据称雄的局面,还是起了一些作用的。因而,在杨业归顺北宋后的一段时间里,中原一带并未发生大的战事。但是,长期以来,北宋实行“先南后北”的战略,把用兵的主要目标放在南方,而对北辽即契丹族军事力量的发展则采取守势。因而,在北宋用兵南方的过程中,北方契丹军事势力已经乘机恢复和发展。南方平复后,契丹辽国即成为北宋北部的一大劲敌。

太平兴国四年十一月,即杨业出任郑州防御使不久,宋太宗就以杨业智勇兼备,“老于边事”,派他北上署理代州(治所今山西代县),并兼任三交(代州以北长城几个关口的总称)驻泊兵马都部署(总指挥)。受命之后,杨业立即与儿子杨延昭、杨延玉等驰赴代州,治理边防要塞。临行前,宋太宗“密封橐装,赐予甚厚”,表示对杨业的宠信。

杨业治理边防采取了许多措施,其中之一就是督练防军。当时,北宋朝廷推行 “更戍法”的结果,弄得兵将分离; 招募的军队又松散骄惰,战斗力十分低下,所以,用以对付北方辽军的进攻,显得软弱无力。杨业针对边地作战的要求,积极培训所部防军。他鼓励将帅悉心研究战法,学习对契丹作战的本领。他的儿子杨延昭就是从小喜演军阵的将领。他对儿子要求严格,“每征行,必以从”,且常常用其为先锋; 对于延昭认真学习军事的精神,杨业常给予热情的鼓励,并且高兴地说“此儿类我”。在他的培养下几个儿子都先后成为十分骁悍,卓有军事指挥才能的出色将领。此外,杨业还十分关心边防士卒的疾苦,平时为政简易,对部众时常给于恩遇。所以,大家皆愿尽职效命,自觉听从他的号令。在军事训练上,杨业更以严格认真、讲求实战为人敬佩。代州北部边关,地处崇山,冬季天气寒冷,人们多穿皮衣毡衣方能避寒。为了训练士卒适应边地作战的要求,杨业亲临教场,端坐督训。他与士卒同甘共苦,为人表率。每次训练,他都亲处风寒,身上仅着薄棉戎装,不许在身旁设火取暖。侍卫他的人因露天久立,冻得几乎发僵,而杨业却全无寒色,神态自若。将士见此情景,深受感动,故训练更加严格认真。经过杨业辛勤努力,在北部边地训练了一支战斗力颇为强大、使辽军望而生畏的军事力量。

其次,是采用机动灵活的战术,打击或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在积极培训边防力量的同时,杨业采取以攻为守的策略,积极寻找机会,实施进攻手段。代州北部的雁门关,是防御辽军自云州(治所今山西大同)、应州(治所今山西应县)、朔州(治所今山西朔县)南下袭扰的战略前哨。辽军依恃骑兵剽悍,屡次入犯,胜则劫掠,败则北逃,气焰嚣张,飘忽无定。以往戍边的宋朝各将,不知计之所出,对辽军莫可奈何。

太平兴国五年(980年)三月,辽将耶律沙率军十万再次大举犯边,直逼雁门。杨业见此次犯边者,是辽军主力,非破之不足以振奋军心。可是,敌强我弱,力量悬殊,辽军来势汹汹,号称十万; 宋军虽经杨业的培训,颇能征战,但仅有一二万人。故与辽军相战只可智取,不可力敌。杨业和他的几个儿子详细分析了敌情,认为: 应当间道绕出,袭击辽军背后,出其不意,当可制胜。于是,他简选数千名骑兵,避开辽军正面,由雁门关西口(即西陉关)出发,沿小路,直趋雁门关北口,包抄辽军背后,实施侧后攻击。当杨业兵分三路从侧后猛扑过来时,辽军将士毫无准备,措手不及,顿时大乱。这一仗,杨业以机动灵活的战术,阵斩契丹国王的附马萧多啰,生擒敌都指挥使李重海,斩俘辽军兵士甚众。耶律沙见大势不妙,收束残兵败将,仓皇退逃。杨业一举打垮了辽军主力,基本上解除了北部契丹族的威胁,声名远扬,威震雁门。从此以后,辽军每次来犯,远远望见杨业树在关前的旌旗,就自行引退,更不敢深入内地进行袭扰了。

杨业治边之功,得到了宋太宗的称赞。所以,太宗皇帝除了让杨业继续兼署郑、代二州以外,又加封他为云州观察使。但是,这些功绩和封赏也引起了过去戍边诸将的忌恨,他们暗地上书,捏造罪过,诽谤杨业。然而,宋太宗却十分钦佩杨业的忠勇,对其宠信如往。在接到诸将的奏书后,他不但不对杨业问罪,反而将这些奏疏密封起来,暗地转给杨业。杨业也由此感恩怀报,更加勤于边事。

鏖 战 雁 北



宋太宗雍熙三年(986年),宋军分三路大举伐辽,企图收复燕云十六州,对幽州(今北京)实施分进合击。中路和东路分别由定州(今河北定县)、雄州(今河北雄县)北进; 西路则以潘美为主将,杨业为副将,出雁门关,攻云、朔、寰(今山西朔县东)、应四州,然后,东下会师,合攻幽州。

三月初,潘美、杨业以强大的攻势首先夺取寰州,给雁北各地辽军以巨大威慑力量。盘踞朔、应二州的辽军守将,自料抵敌不住,举城投降。四月初,杨业等又继续督军北进,进占云州,控制了桑乾河上游。这样,西路宋军在杨业等人的率领下,进兵神速,发展顺利,很快在雁北桑乾河一带打开了良好的局面。可是,就在这时,另外两路宋军却出师不力,受挫败北。由于军粮不继,将领不和,指挥失当,从雄州北进的东路大军首先败于岐沟关(今河北涿县西南),余部在回撤高阳(今河北高阳东)途中又被辽军击败,死者数万,弃甲遗戈堆如丘陵;中路也受阻止兵。这样,三路合攻幽州的计划落空,西路潘、杨所部也不得不应命返回代州。不久,宋太宗又令潘、杨二将,督率西路各军,保护所占寰、朔、应、云四州之民内迁,杨业遂再次出师雁北。

这时,整个战局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形势对宋军更加不利。辽国皇太后肖绰与大臣耶律汉宁在挫败宋军东、中两路的进攻后,督率十余万大军向西路压来,并且已经重新攻陷了寰州。寰州,位于代、应、朔三州鼎足之间,正好卡住了代州宋军由雁门北进之路,且切断了应、朔二州之间的联系。杨业看到: “今辽兵益盛,不可与战。”于是,他吸收当年大败耶律沙时的经验,向潘美提出了一个十分巧妙、周密的护民回迁方案。他主张: 避开正面寰州之敌,率队东向,由大石路(即大石口,在今山西应县南三十里)直趋应州,抄敌之后,迫其回救; 与此同时,派人密告云、朔二州守将,待大军离开代州后,立即护民回撤,直入石碣谷(今山西朔县前寨东南); 并且于谷口布下伏击阵,以一千名优秀射手,埋伏于山谷两侧,另派骑兵从中路牵制敌人。这样,即使回救应州之敌再度回返,也必遭到伏兵阻击,三州之民可安全内迁。他非常诚恳地说: 今朝廷只交给我们护民回迁的任务,要完成这一任务,实施上述方案,“则三州之众,保万全矣”

可是,万没想到,杨业的苦心设计,却遭到了皇帝派来的监军王侁的故意反对。王侁冷言指责说: “领数万精兵而畏懦如此!”接着,硬是命令宋军: “但趋雁门北川中,鼓行而往马邑(即朔县)。”顺州团练使刘文裕也赞成王侁的看法,主张发兵直趋朔州。杨业见此,仍坚决表示: 此时出兵朔州,万万不可。并且尖锐指出: “此必败之势也。”王侁听罢,十分恼怒。他讥讽杨业: “君素号无敌,今见敌逗挠不战,得非有他志(莫非还有其他意图)乎? ”杨业受到恶言中伤,含愤无奈,忿然表示:“业非避死,盖时有未利,徒令杀伤士卒而功不立。今君责业以不死,当为诸公先耳。”说罢指令部众,北出雁门向朔州推进。

杨业明知师出必败,所以临行前,又审慎地布置了挽救部队的计划。他含悲忍痛,泣告潘美说: “此行必不利”。我是太原降将,本来就应该以死了生,可是皇上不仅不杀我,反而赋以重任,宠以连帅,授我兵权; 我并非纵敌不击,只是想寻找机会,立一点小功,来报答皇帝的恩遇。“今诸君责业以避敌,业当先死。”潘美听后,故作劝慰,并表示随后援应。杨业得到了潘美率兵配合的保证,为了尽力挽救部众,他遥指陈家谷口(今山西朔县南),又献计说: “诸君于此张步兵强弩,为左右翼以援,俟业转战至此,即以步兵夹击救之,不然,无遗类矣。”说罢,挥师而进。

潘美按照杨业的指授,布阵于陈家谷口,坐等杨业战归,并未作其他策应。

杨业率队北进不远,即与辽将耶律色珍中途遭遇。耶律色珍早已闻听宋军进攻的消息,于是,遣其副将萧达兰事先埋伏于中途。杨业引兵至,督师奋进,耶律色珍却佯战佯败,诱杨业至伏兵地域。刹时间,辽军伏兵蜂拥而起,耶律色珍亦回兵反击。杨业处于十数倍于己的辽军包围中,寡不敌众,形势甚危。为了寻求主动,他命令自己的儿子杨延玉等舍命突围,杀出一条血路,退趋狼牙邨(又名狼牙村,今山西朔县南)。辽军乘其锋锐,穷追不舍; 杨业虽亲自断后,奋勇扬威,但只能且战且走,一直无法摆脱被动的局面。

在陈家谷口坐观动静的潘美、王侁等人,从早晨直到中午不见杨业回归,便派人登讬逻台望之,见无一回兵。王侁错误地认定辽军已败,想争头功,故首先擅离谷口。潘美制止不住,也沿灰河向西南回撤二十里。后来,他闻听杨业大败,便掉头逃之遥遥。整个预设防地,已空无一兵。

杨业一直苦战到天黑,终于到达陈家谷口。他四处察看,见无一救兵,知道潘美、王侁早已遁逃,故捶胸顿足,悲愤至极。面对辽军追逼、生还无望的处境,他对周围将士说: “汝等各有父母妻子,与我俱死无益也,可走还报天子。”他一再劝大家设法撤退。众人见此情景,拊膺大恸,皆愿至死相随,效死以报。于是,杨业又率领将士死力再战。整整一天的鏖战,使杨业饥渴力竭。最后,他周身受伤十余处,手下将士全部战死,被辽军所擒。其儿子杨延玉及岳州刺史王贵等皆英勇战死。辽国统治者深知杨业威名,意欲劝降,但杨业坚贞不屈。他身困敌营,回想交战前后,悲愤难忍,不由得对天叹息道: “上遇我厚,期讨贼捍边以报,而反为奸臣所迫,致王师败绩,何面目求活耶! ”随后,他绝食三日,饿死于敌营。以史事推断,杨业终年约六十左右。

这次雁北一战,本来有着许多转危为安、破敌取胜的条件,但终因杨业的正确方略得不到采纳,“群帅败约,援兵不前”,最后,使杨业 “独以孤军,陷于沙漠”。宋太宗闻杨业忠勇殉国,十分痛惜。不久,太宗颁诏,称赞杨业: “诚坚金石,气激风云”,追赠杨业为太尉、大同军节度使,赐其家布帛千匹、粟千石。同时,下令将潘美削爵三级,革除王侁、刘文裕的名号,分别发配金州、登州。

杨业虽一生不识书文,但忠烈勇武,堪称智勇兼备。他是历代人民深为崇敬的英雄。杨业的儿子杨延昭、杨延浦、杨延训等,以及孙子杨文广,后来都相继成为宋朝声名远播的名将。杨家祖孙三代的英雄事迹,在当时就为世人传颂。后来,戏曲、小说等文艺作品中的杨家将故事,就是根据杨家祖孙三代的事迹,加以渲染而成的。这些故事,至今仍广泛地流传于民间。

注释

① 《宋史·杨业传》。① 《宋史·杨业传》称: “业劝其主继元降” ;本处从《续资治通鉴》卷十,太宗太平兴国四年之说。①② 《宋史·杨业传》。③ 《宋史·杨业传》杨延昭。①② 《宋史·杨业传》。① 以上引文均见《续资治通鉴》卷十三,太宗雍熙三年。①②③④ 《宋史·杨业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