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文化·年节习俗地方戏曲饮食风味·地方戏曲
秦腔 我国戏曲艺术中最为古老的剧种之一,与昆腔、弋阳腔、青铜腔并称中国四大声腔。在周秦民歌、汉代乐府、唐代梨园法曲的沃土上,至明代秦腔总汇陕甘民间歌舞逐渐形成。在明末清初大起义中,李自成、张献忠曾转战陕西,将士爱好秦腔者颇多。随着他们的南征北战,首先又传入湖北四川等地。至清中叶,秦腔广泛传播于山西、山东、河南、河北等地,成为形式完整颇负盛名的剧种。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秦腔与其他地区剧种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如京剧的主要曲调西皮即受秦腔影响颇大。秦腔也对梆子剧种的形成产生了积极作用。秦腔发展至清中期以后,又衍生出东路秦腔(即同州梆子)、西部秦腔、中路秦腔(又称西安秦腔或西安乱弹)几大流派。它们在唱腔、音乐、表演上各具特色。一般我们说的秦腔主要是西安秦腔。秦腔总的说来“慷慨激昂,苍劲悲壮”。在表演方面,朴素健康,激烈昂扬。动作幅度夸张,用“吹胡子瞪眼”、“提袍甩袖亮靴底”来形容颇为形象。其唱腔、音乐粗犷雄浑,高亢激越,兼有婉柔细腻的一面。秦腔乐队有文、武之分。文场乐器有弦索、笛子、唢呐等。武场乐器有鼓、铙钹、掌锣、梆子、牙子等。秦腔的板鼓由鼓和暴鼓组成,为其独有,颇具秦腔自身特色。秦腔的板式主要有慢板、尖板、滚板、摇板、代板等五种。唱腔又有“欢音”和“苦音”之别。曲牌有三百多种。秦腔的脸谱、身段和表演也有很多自身的特色。角色行当和语言声韵也自成体系。剧目有两千六百八十多种,十分丰富。
汉剧 又称汉调二簧,因沿江、汉流域产生和发展,故名汉剧。是陕西的第二大剧种。它发源于唐,形成于明,兴盛于清末。经过数百年几十代艺人的努力,形成了独特的表演风格,深得陕南人民的喜爱。汉剧以陕南汉中安康为中心,沿汉水流域向外发展,形成了安康、汉中、商洛和关中四大流派。安康派擅长演文戏,通用紫阳话,音调粗犷而又柔婉;汉中派唱腔多带川味,音调悠扬绵软;商洛派以武戏见长;关中派重唱工,表演细腻,音调高昂豪放。汉剧沿江远播两湖、两广、浙江、海南岛一带,清乾隆间传入北京。民国初年,陕西都督张凤翙支持创办汉剧“鸣盛学社”,它与秦腔“易俗社”同是三秦民间戏剧园地的奇葩。汉剧有剧目一千二百多个,多取材于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许多剧目为其他戏种所没有,而且本头大、长戏多,一本戏演四个小时是常见的。而《二度梅》一剧竟要演三天四夜,令人惊叹不已。音乐唱腔主要分西皮、二簧两大类,其他还有昆曲、吹腔、高拨子、山歌、小调等。西皮多用于表现舒畅、爽朗、豪迈的场面。二簧多用于表现抑郁、沉痛、哀怨的场面。汉剧表演细腻传神,唱词优美易懂、唱腔悠缓清亮。其道白也颇具特色。剧中人除了讲韵白和陕白外,还按籍贯讲方言。如《打龙棚》中郑恩说山西话;《献地图》中张松讲四川话;凡番邦异族全用京白。
眉户 眉户由民歌发展而来,约出现于明代。因最初流行于眉县、户县而得名。又因为其曲调特别优美动听,听后能使人仿佛进入如醉如痴的朦胧仙境,故又谐称“迷胡”。如今它除流行于关中之外,也受到甘肃、宁夏、山西、河南等地百姓的喜爱。眉户最初不过是一种清唱形式,由一些流浪艺人或农民在村头、田边因陋就简摆个地摊,边捡边唱,所以又称“地摊清唱”、“板凳清唱”。清末民国时期,眉户渐从单纯的曲子发展成为音乐上属于歌曲结构的剧种。眉户曲调婉转细腻,优美动听,号称“七十二大调,三十六小调”。大调结构比较完整,有“老龙哭海”、“太平年”、“罗江怨”、“琵琶调”等。小调多属民间,如“五更”、“采花”、“岗调”、“银纽丝”、“戏秋千”、“一串铃”等。两个调式刚健清新,富于变化。加上板胡、三弦、笛子、碰铃伴奏,有很强的感染力。抗日战争时,延安的文艺工作者对眉户的现代化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眉户得以新生。创作了《桃花村》《夫妻识字》等现代戏,还整理了第一本《迷胡曲谱》。50年代以来,眉户得到进一步发展,挖掘整理了百余种曲调和五十多个曲牌。陕西还创立了几个眉户专门剧团。在继承过去传统优秀剧目的基础上,还创作了脍炙人口的《梁秋燕》等现代剧,以至农村广泛流传着“看了《梁秋燕》,三天不吃饭”的顺口溜。
碗碗腔 是以华县、华阴为中心的一种地方戏。由于演唱时以敲击小铜碗为节,清脆响亮,而得名。其起源年代有大禹、周代、秦汉、唐宋多种说法。碗碗腔至少在清初已经形成是信而有证的。当时该戏已唱板齐备,并产生了著名剧作家李十三及其代表作“十大本”。本世纪50年代之前,碗碗腔都以皮影为演出形式,一般有五人演唱操作。1958年,陕西省戏曲剧院第一次将其搬上大舞台,角色由真人扮演,使这一古老戏剧别开一片新天地。经过几百年的流传和发展,该剧已流传到广大地区。在陕西大荔、渭南、蒲城、富平等地称为“东路”;凤翔、宝鸡以及甘肃东路称为“西路”;洋县、汉中等地称为“南路”;绥德、米脂等地称为“北路”。另外,碗碗腔还流行于晋南豫东,甚至甘肃兰州。碗碗腔以温雅细腻、婉转缠绵著称。主要唱板有“紧板”、“慢板”、“三八板”、“飞板”、“观灯”、“过关”等。唱腔有花腔、叠腔等。声腔又分哭音(苦音)和花音(欢音)。乐器以月琴和二弦为主。曲牌、板头和锣鼓经名目繁多,如“江怨”、“新春令”、“十样景”、“石榴花”等。碗碗腔剧目近千,颇为丰富。代表作有《金琬钗》《火焰驹》《春秋配》等。陕西民间有“一清(眉中)、二簧(汉调)、三桄桄(秦腔),好听不过碗碗腔”的说法。
阿宫腔 又称遏工腔。原为陕西民间皮影戏中的一个种类。1959年搬上舞台,成为一个风格独具的剧种。传说起源于秦阿房宫艺人,故有阿宫腔之名。阿宫腔兴起于礼泉,流行于三原、泾阳、咸阳、耀县、高陵、临潼一带,而落户于富平。它的艺术特色表现在唱、做、念、打以及音乐伴奏等方面。尤以唱腔最为突出。讲究“翻高”、“遏低”的唱法,即用舌尖抵住下齿龈,舌面弓起与上腭形成一个宽扁的通道。当气流通过这一通道受遏止而回旋时,撞击鼻腔,引起共鸣,颇为悦耳。所以听者有“三放不及一遏”的说法,这也是“遏工腔”名称的由来。旧时灯影阿宫腔艺人边唱边操作皮影,对剧本的熟悉程度要求较高,故流传的剧本并不太多,传至今较完整者约五十至六十本。其长期流传于文化较落后的农村,内容浅显朴实,生活气息浓郁,尤以抨击恶势力和恶少、丑妇之类的讽刺剧,最受欢迎。阿宫腔曲牌有四百多种。每戏开场必奏“十样景”,即十种曲牌的合奏。未看到正文,已有深刻的氛围感受。阿宫腔搬上大舞台后,伴奏乐器除了文场的二股弦,月琴、唢呐、笛,武场的锣鼓外,又增添了扬琴、中胡、大小提琴、长笛等,大大丰富了伴奏效果。
道情戏 是陕西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因古代道士念经唱词传布道教中的情况而得名。李氏唐朝,自称为老子(李耳)后裔,推崇道教,陕西为当时道教中心。道教为传播自己的宗教,便用连说带唱的方式进行宣传。这种道士说唱教诲情理的曲调,被称之“道情”。为了使这一活动更具吸引力,说唱中多加入一些民间传说与历史故事。久之,经过民间艺人的不断加工与创造,终于出现了道情戏。由于三秦大地内方言、风土人情和民间文艺形式的差异,道情戏又形成陕北、关中、商洛和陕南四大流派,又称四路道情。其差别主要在演出形式上。陕北、关中多为坐班演唱和广场演出;商洛、陕南则主要以皮影形式演出。道情戏长期流行于农村民间,得到许多其他民间艺术的滋养,至今仍保留了许多民歌小调。陕西道情戏帮腔伴演自始至终,这是它一大特点。除前台演唱外,后台帮腔伴唱,几乎每两句唱词便帮腔一次。帮腔又分长帮腔和短帮腔。帮腔烘托了剧情气氛,而且延长音节的拖腔又增加了道情唱腔委婉动人的色彩。另外道情戏演出时,每每将一完整剧目中悲伤离别的场次删次,如,《卖苗郎》一剧,就不演《卖儿》一场。这是因为道情戏重在安贫乐道,嫌唱了不吉利的情节会带来灾难。久而久之,老艺人连这些略去的场次唱词已记不清了,而后来艺人干脆就不学这些唱词。于是乎跳段唱成了道情戏的一大特色。在唱法上,陕北道情的板式有“一板一眼”和“无板无眼”两种。关中道情有“九腔十八调”之说。商洛道情以“说唱体”(静板)为主要形式。陕南道情则分为“硬调”(花音)和“软调”(苦音)。陕西道情戏传统剧目丰富,50年代统计尚有一千多本。内容上多为劝人勘破情缘,宣扬出世思想,这称做“正札戏”。另外还有一部分神话和民间生活故事题材,被称为“乱札戏”。陕西道情戏多长篇巨制,个别连台本戏如《粉妆楼》等,竟可连演十天半月。道情戏所用乐器有“八人共掌九种乐”之说。文场面乐器有四弦、胡琴、竹笛、渔鼓;武场面乐器主要有简板、三才板、星儿(碰铃)、云锣等。在伴奏原则上道情戏主张“文戏武打,武戏文打,长戏短打,短戏长打。”文戏因演唱多,锣鼓敲得热闹一些,可增加舞台气氛,武戏动作多,锣鼓少打一些,能使伴奏音乐突出,烘托演出效果。
皮影戏 陕西皮影戏以精美的制作和高亢的唱腔闻名全国。皮影系用牛皮或驴皮经压磨使其透明后再加以雕刻并施彩绘而成。所以也称“牛皮影”或“驴皮影子”。它远承汉画像的简朴高浑,宋代院体画的工致巧丽,融汇民间剪纸的纹路装饰,民间绘画的拙朴天真,形成造型丰满、线条利落、色彩鲜艳的特点。陕西皮影制作注重轮廓线条的洗炼,特征部位的夸张。在腰、膝、肩、肘、腕等部位有轮盘式关节,可自如动作。虽然皮影人物限于正侧面,但民间艺人却善于以刀代笔,表现人物的不同特征与个性。车马仪仗、亭台楼阁虽系平面皮革刻制,却也有强烈的立体感。陕西皮影分为两大流派。以二华(华县、华阴)为中心的称为“东路皮影”,人物面部为豹头隆额,高约一尺,装饰纹样多见“万字”和“雪花”。工致细丽。演唱以碗碗腔为主;以凤翔为中心称做“西路皮影”,人物面部直鼻通天,型体比东路略大,约一尺三寸,劲挺粗朴。演唱以弦板腔为主。皮影戏演出由“演”和“唱”两部分组成。“演”即由艺人用细竹子操纵皮影,他们称为“签手”。演出时,签手依戏剧情节发展,两手分别掌握各种人物动作。或执刀舞戟,或腾云翔天,或翩翩起舞,或顿足捶胸,各尽其妙。管“演”者则要包揽全剧中生、旦、净、丑各种角色的全部唱段与道白。“演”、“唱”及音乐配合默契。
西府曲子 是流行于关中西部凤翔、岐山、扶风、眉县、凤县、武功、千阳、陇县、麟游一带的地方小戏,因其最初是以坐台清唱的形式演出,所以又叫“清曲”。又因其发祥地和主要流行地区的凤翔县古称“雍”,曾是秦统一全国前有近300年历史的旧都,所以此剧最早叫“雍城秦曲”。至唐,改“雍”为“凤翔府”,辖八县,因立于关中西部,于是又有了“西府曲子”的叫法。如今为民间喜闻乐见的西府曲子又传向周边各地。向西已至陇东;向南已越至陕南汉中;向东已传至东府的华县和华阴等地。据清王敬一辑《羽衣新谱》记载,西府曲子滥觞于春秋,秦时已颇隆兴,唐朝发展至鼎盛。元、明、清,西府曲子继续发展,出现了古典填新词的形式。民初又新出了“山歌”曲调。50年代后,不仅古曲填新词长足发展,而且和当时陕西各古老民间剧目一样,都着力鼎故革新,进行多方面的改革探索,被搬上了戏剧大舞台。西府曲子属曲牌体,过去有“全月调”、“平调”、“情曲”、“杂调”之分。如今曲调结构都以开头的越调、收尾的越弦和旋律平顺、一调到底的平弦以及曲牌组成。其中越弦多为成人演唱,曲调激越,音域宽广。多演唱英雄豪杰等历史故事。平弦多由青少年和妇女演唱,音域较窄,曲调柔媚,善于表现爱情题材。西府曲子内容题材丰富,既有民间艺人的口头创作,也有文人骚客的经心创作。广泛吸取了民间传说、历史故事、宋元杂剧的精华。其曲目有八百余首,主要有庆贺类(如《贺新房》)、状景类(如《长安八景》)、历史故事类(如《刺目劝学》)、爱情类(如《尼姑思春》)等四大类。西府曲子乐队甚为精悍。伴奏乐器以三弦为主。另外还有箫、笛、竹板、碰铃等。过去每逢古会,各地西府曲子班社艺人便会聚在一起,从傍晚到清晨都陶醉在演唱中。既有单曲清唱,又有联缀清唱,一次庙会往往要唱几十首甚至几百首曲子。如今每到农闲和阳历正月,曲子班必大奏大唱。民间中流传:“曲子戏,真好看,看了一遍又一遍,百遍千遍看不厌,哪怕三天不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