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治国理政的根本

人才是治国理政的根本

荀子十分强调人才对治国的重要性,认为这是治国理政的根本问题。他说:“人主无贤,如瞽无相(如盲人无人扶)。”(《成相》,第515页)任何精明能干的领导者,周围没有一批干才,是不可能成就事业的,各级领导者对国家的最大贡献,莫过于为国家识别、培养和推荐人才。荀子形象地指出:“下臣事君以货,中臣事君以身(兢兢业业,忠于职守),上臣事君以人。”(《大略》,第558页)

1.领导者要慎于取才

“君人者,不可以不慎取臣,匹夫者不可以不慎取友。友者,所以相友(相互友善)也。道不同,何以相友也?……取友善人,不可不慎,是德之基也。”(《大略》,第578页)领导者要慎重选拔人才,“材人(考量人才),愿悫拘录(忠诚勤勉),计数纤啬(了解精细),而无敢遗丧(遗漏),是官人使吏之材也(一般官吏人才)”(《君道》,第265页)。

荀子将官吏的好坏分为四类,“人臣之论,有态臣者(谄媚),有篡臣(违法乱政)者,有功臣(勤政爱民)者,有圣臣者(效忠国家,教化百姓,应对危艰,维护大局)”(《臣道》,第268页)。在实践中要善于区别这四种人,拒态篡,用功圣,荀子指出:“用圣臣者王,用功臣者强,用篡臣者危,用态臣者亡。态臣用,则必死;篡臣用,则必危;功臣用,则必荣;圣臣用,则必尊。”(《臣道》,第269页)

人才是决定事业成败兴衰的关键,荀子说:“君子也者,道法之总要也,不可少倾旷也,得之则治,失之则乱;得之则安,失之则危;得之则存,失之则亡。”“无士,则人不安居;无人,则土不守;无道法,则人不至;无君子,则道不举。故,士之与人也,道之与法也者,国家之本作也;君子也者,道法之总要也,不可少倾旷也。得之则治,失之则乱;得之则安,失之则危;得之则存,失之则亡。故有良法而乱者有之矣,有君子而乱者,自古及今,未尝闻也,传曰:治生乎君子,乱生乎小人,此之谓也。”(《致仕》,第285页)

2.量能而授官,既智且仁

荀子的人才思想是比较全面的,总的说来是坚持德、智、能、仁,“尚贤使能,则主尊下安”(《君子》,第512页), “智而不仁,不可;仁而不智,不可;既智且仁主之宝也……不急得,不知(智);得而不用,不仁”(《君道》,第256页)。荀子总结用人的历史经验时,在强调用人的德、智、能、仁的重要性时说:“古有万国,今有数十焉,是无它故,莫不失之(用人失察)是也。”他坚决反对官职私相授受,他说:“明主有私人金石珠玉,无私人以官职事业,是何也?曰:本不利于所私也(以私利损害根本)。”(《君道》,第257页)用人必须公道正派,爱唯贤能是举,用人不公,会影响团结和谐,甚至产生宗派分裂,古今教训多也,荀子说:“人主不公,人臣不忠也。”(《王霸》,第223页)选贤任能,必须言行一致,“人主之患不在乎不言用贤,而在乎诚必用贤。夫言用贤者,口也;却贤者,行也。口行相反,而欲贤者之至,不肖者之退也,不亦难乎?”(《致仕》,第286页)用人公道,人才辈出;任人唯亲,人才远离。选拔人才要打破论资排辈,惩罚罢免贪官要果断及时。“贤不待次(按常规次序)而举,罢不能不待须而废(迟疑),元恶(首恶)不待教而诛。”(《王制》,第138页)选拔优秀人才可破格,惩罚首恶可无须教育而诛。

3.人才问题上必须唯贤才是举

荀子认为广泛选拔接纳人才,必须打破阶级门第限制,只要有德、智、能、贤、仁,皆可接纳,他说:“虽王公贵族之子孙,不能属于礼义,则归之于庶人。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礼义,则归卿士大夫。”(《王制》,第138页)荀子坚持:“无德不贵,无能不官。”(《王制》,第151页)

正确识别优劣干部人才,“从命而利君,谓之顺;从命而不利君,谓之谄;遵命而利君,谓之忠;逆命而不利君,谓之篡。不恤(顾及)君之荣辱,不恤国之臧否(好坏),偷合苟荣(放弃原则,迎合上司,以保自己),以持禄养交而已耳(指享有厚禄,结交党羽),谓之国贼”(《臣道》,第271页)。为人要大公无私,“尚德推贤不失序(按顺序推荐人才),外不避仇,内不阿亲”(《成相》,第521页)。

4.不求全责备,用其所长,防止“六患”

领导者周围要形成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避免孤家寡人,反对独裁,“人主无便嬖(亲密)左右足信者,谓之暗;无卿相辅佐足任者,谓之独;所使于四邻诸侯非其人,谓之孤。国虽若存,古之人曰亡矣。‘济济多士,文王以宁’,此之谓也”(《君道》,第263页)。“彼持国者,必不可以独也。”(《王霸》,第212页)“人主不可以独也(孤独独裁),卿相辅佐,人主之基杖(依助)也,不可以不具也。故人主必将有卿相辅佐足任者,然后可;其德音是以填(镇)抚(安定)百姓,其知(智)虑足以应待万变,然后可,夫是之谓国具治国人才。”(《君道》,第262页)

贤者,不是万能之才,人才是活生生的,人总有其长,也有其短,荀子说:“君子之所谓贤者,非能遍能人之所能之谓也;君子之所谓知(智)者,非能遍知人之所知之谓也;君子之所谓辩者,非能遍辩人龙所辩之谓也;君子之所谓察者,非能遍察人之所察之谓也。有所正(止)也(德行才能有一定限度),相高下,视肥,序五种,君子不如农人;通才货,相美恶(辨别质量),辨贵贱(价格),君子不如贾人;设规矩,陈绳墨,便备用,君子不如工人……万物得其宜,事变得其应……言必当理,事必当务,是然后君子之所长也。”(《儒效》,第114页)

君子与贤人,各有长短,但君子与小人不可兼用,“贤不肖(小人)不杂则英杰至,是非不乱则国家治”(《王制》,第140页)。用人,不能好坏杂用,荀子提出,用人要防止“六患”,即“使贤者为之,则与不肖者规(牵制)之;使智者虑之,则与愚者论之;使修士行之(有修养的人),则与污邪之人疑之。欲成功,得乎哉”(《君道》,第256页)?

荀子对人才总的要求是:“古之所谓士仕者,敦厚(忠厚老实)者也,合群者也,乐富(可)贵者也(注重道德修养),乐分施者也,远罪过者也,务事理者也,羞独富者也。”(《非十二子》,第92页)荀子将品德修养、合群、乐施、远罪过、羞独富等作为仕官的主要要求是十分深刻而远见的。“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耻不能,不耻不见用。是以不诱于誉,不恐于诽,率道而行,端然正己,不为物倾侧(不为物欲动摇),夫是之谓诚君子。”(《非十二子》,第9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