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中西医学的汇通(清代道光年间—建国前1821—1949)·恽铁樵的中西化合

中医学·中西医学的汇通(清代道光年间—建国前 1821—1949)·恽铁樵的中西化合

恽铁樵(1878—1935)著有《群经见智录》等。在中西医汇通方面,他的学术思想主要是:

(1)中西医学,各有所长:恽氏认识到中西医学产生的时代背景不同,所以两者在理论等方面也有不同。他说:“西医之生理以解剖,《内经》之生理以气化”,“《内经》之五脏,非解剖之五脏,乃气化之五脏”,认为西医重视生理解剖、细菌、病理和局部病灶;而中医重形能,主气化,重视四时五行等自然界变化对疾病的影响。两者各有所长。

(2)中西医汇通是发展中医的必经之路:恽氏提出:“居今日而言医学改革,苟非与西洋医学相周旋,更无第二途径。”他把能否结合西医,提到中医有无发展价值的高度去认识。他说:“中医而有演进之价值,必能吸收西医之长,与之化合以产生新中医。”他在中西医汇通方面的具体思想为:①中医必须发展,不能故步自封。他在《群经见智录》中说,他不是要使中医以《内经》为止境而写这本书。强调今人应当贤于古人。②不能以西医学或现代科学的尺度来衡量中医。中西文化不同,故中西医学基础不同。“西方科学不是学术唯一的途径,东方医术自有立脚点。”另外,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不能说现在的科学就是真理。③汇通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恽氏认为中医要想发展,首先应当学通《内经》等经典著作,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吸收西学,进行创新。他说:中医学的可贵之处在于能治好病,即有验方。而受人指摘处是没有标准。如果没有标准,就不能很好使用验方。这时虽有千万个方,等于无方,也不成其为医学。要想制订标准,应当先去学理。所谓学理,就是要学生理、病理等。但单学西医还不够,要明白《内经》中的形能。至于形能,他强调不能纸上谈兵,必须参以实际经验,以临床实践为准。④吸收其它学科的知识与研究方法。恽氏认识到要搞一门学问,必须具备其它科学知识及掌握科学的方法论。他提出学习中医应当具有三种工具——古文学的眼光、新世纪的常识和临床经验。这个意见对于今天的中医研究,也有指导意义。

在中西医汇通方面,恽氏有着突出的求实精神及精辟见解。他的思想不仅在当时产生了影响,而且对今后的中医发展,也有一定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