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天祚命—帝王的承袭·禅让制度及其破坏
《礼记·礼运篇》描述原始社会形态说: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这个“大同”社会,实际上就是建立在公有制经济基础之上的氏族社会。在这个社会里,完全没有人剥削人和人压迫人的现象,没有贫富差别,没有盗窃和欺诈,因而也就没有国家机器。社会的各个成员都过着平等、自由的生活,民主精神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大家都要求有一种维护氏族利益的行为规范,即每个人都必须遵守的传统习惯,一切按照具有普遍约束力的传统习惯行事。“仁义不布而万物繁殖,赏罚不施而天下宾服”(《淮南子·俶真训》;“刑政不用而治,甲兵不起而王”(《商君书·画策》)。管理氏族、部落或部落联盟公共事务的首领由选举产生,氏族成员选举氏族首领,参加部落或部落联盟的首领推举部落或部落联盟的首领,首领不称职时可以撤换。这就是历史上传说的“禅让”制度。
尧、舜、禹禅让
据《史记》记载,尧、舜、禹之间就是采用这种“禅让”制度来继任部落联盟的首领的。《史记·五帝本纪》中讲尧“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富而不骄,贵而不舒”,可见是一位贤能的人。本来尧的上任是挚,可是因为他荒淫无度,不修善政,所以在任只九年就被废黜,大家推荐尧当了部落联盟的领袖。
尧在位七十年,到八十六岁那年,他觉得自己年老力衰,想要找一个人来接替他。他向各地发出公告,号召人们推荐贤能的人。有人向他推荐了虞舜,“尧曰:‘吾其试哉’。于是尧妻之二女,观其德于二女。舜饬下二女于妫汭,四如妇礼。尧善之……”(《史记·五帝本纪》)。经过多年的考察,发现舜宽宏大量,品德高尚,又有办事能力,于是将领导权交给了舜。
舜当部落联盟首领时,用禹治水。禹花了十年左右的时间治理了水患。他“披九山,通九泽,决九河,定九洲”(《史记·五帝本纪》)传说他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由于“唯禹之功为大”,当舜年老了在部落联盟议事会上提出继承人选问题时,大家都推举禹作部落联盟的首领。
可以看出,“禅让”制度实质是以传贤让能的形式选举首领的民主选举制度。
夏禹开“世袭”
但是,与极端低下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这种原始民主制度,是极其脆弱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这必然会走向瓦解。禹被认为是夏朝的第一个君主。其实,夏朝的建立者不是禹,而是他的儿子启。禹在年老时也曾按照“禅让”制度在部落联盟议事会上提出继承人选问题,大家推举臬陶;因为臬陶先禹而死,大家又推举伯益。但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私有财产的产生,当时很多人都已拥护世袭制,他们借助禹的余威,推举出禹的儿子启。“朝觐讼狱者,不之益而之启”,“讴歌者,不讴歌益而讴歌启”(《孟子·万章上》)。“禅让”制度失去了存在的基础,“传贤”被新的“传子”世袭制度代替了。《礼记·礼运篇》说: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若臣,以笃父子,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是谓小康。”
家天下始于启
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我国历史步入“文明时代”的一个重大的制度变革。它是家庭、私有制和阶级的形成在上层建筑中所必然引起的结果。它从制度上确认贵族家庭世代垄断氏族首领职位的特权,从此部落联盟时期的军事首长转化为最早的君王。由于夏启代伯益作君,破坏了氏族公社传统的民主制度,因而遭到维护氏族制的旧势力的坚决反抗。东夷族首领伯益,和夏同姓的有扈氏曾先后起兵反对夏启,启果断地用武力平复了有扈氏的叛乱,杀了伯益。所谓“益干启位,启杀之”,从而使王位世袭制得以确立。启死后,儿子太康继位,但不久即失位。氏族部落的首领,为争夺王位,经几十年的斗争,直到启的重孙少康,才恢复了他的祖辈太康、仲康失去的王位,史称“少康中兴”。从此,王位私有被认为是合法,王位的世袭制开始确立起来。
这种形式上是“传子”和“传贤”的斗争,实质上却是维护和反对贵族世袭统治权的斗争,是确立阶级压迫制度和原始民主传统之间的斗争。战败的有扈氏便被罚作牧奴,《楚辞·天问》说:“胡终弊于有扈,牧夫牛羊。”“有扈牧竖,云何有蓬。”不仅如此,对那些不遵王命作战的人,也罚为奴隶,甚至杀死祭祀。
夏朝确立的王位世袭制度,反过来从政治上进一步促进了新的奴隶制社会生产与文化的发展。因此,在当时是一种进步的制度,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而且这种世袭制度也为后代的帝王因袭奠定了基础。
“禅让”制度虽然被破坏了,但在后来中国的历史中,也还仍有人以“禅让”为名,谋取自己的政治权利。例如王莽篡汉和曹丕篡汉,他们都是打着“禅让”的旗号而行夺取君位之实的。这时的“禅让”很显然已经名存实亡了,与尧舜禅让已不可同时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