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文化·书法玺印绘画雕塑·玺印
玺印是文化底蕴极深的独特的传统文化。世界几大文明区如印度、两河流域虽也滋生过印章这种文化现象,但与中国风格用法迥异,且如昙花一现而终归绝迹。中国则在古玺印的基础上至元一变而为东方独有的篆刻艺术。方寸之间,气象万千。如今印学团体数以百计,篆刻爱好者更难以计数。
每一个喜爱篆刻的人都知道“印宗秦汉”的说法。秦汉印以其自然整饬、雍容古穆而为习印者奉为不二法门。无怪识者有论:“印之宗汉,如诗之宗唐,字之宗晋。”(清西泠八家之一奚冈语)陕西作为周秦汉唐故都,在玺印的形成、发展、转型等重要时期都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其印学传统可书可记。
中国印章发轫于商,但商周遗物极少,只有数例。至战国,中国印章进入第一个繁荣期。当时的玺印主要有齐、燕、晋、楚、秦五个系统。秦系古玺在战国古玺中所占比例不大,但风格与六国判然有别。这一方面是秦玺所用秦系文字继承西周晚期铜器铭文的遗风,其文字整饬规范,与秦权诏版字法一致,与六国文字不同。另外秦印多用边框,间有“田格”、“日格”,渐开秦统一后秦印法式。内容上大量出现吉语印和成语印。秦并天下,以李斯小篆而独尊于世后,秦系古玺渐次取代六国古玺而成秦汉玺印主流。
秦印如其他秦文化一样在千年中国封建社会具有开基作用。第一,秦王朝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形成较完备的官印制度,上至中央显宦下至地方乡亭小吏无不用印。官印由中央统一颁发,由少府属官“符节令丞”掌管。对私刻盗用官印科以重刑。其次,“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汉旧仪》)森严的等级制度为后世沿用并完善。第三,秦印用小篆,至西汉演成缪篆,以后两千年玺印多循其法。秦印多施田格或日格。印文排列有左读、横读、对读等,并不划一。私印有半通、方形、圆形等多种式样,印面界格切分并不等比例,而按笔划多少字形宽窄而定,加之凿成,更显天真、稚拙、清新。
在印学史上,西汉是极其重要而辉煌的时代,它继承和完善了秦代的官印制度,直接影响和左右了东汉乃至魏晋南北朝的印风。西汉印章大致可分早中晚三期。早期:官印延用秦代界格之法,但字体相对规矩匀厚。新出现蛇钮、鱼钮。常用鼻钮和龟钮。印台较薄,秦印一般零点三至零点六厘米,西汉早期一般零点六厘米。以后多厚于此。中期:最显著的特点是出现了五字印和新的印章自名“章”。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规定二千石以上高官用五字,名曰“章”。如称“左冯翊印章”(《封泥考略》)而不称“左冯翊印”。另外,秦沿至汉初的界格印退出印坛。晚期:汉印用字趋于粗实、齐整、平直,更显方正峻健丰厚。私印方面出现了两面印。新莽时期是中国印章的特殊时期,其用字以五、六字为多,不见四字印。出现了其改制的一些复古官名。如“马丞”、“宰”、“男”等。莽印制作精工,典丽流畅,艺术价值颇高。
汉印平直方正,雍容蕴藉。既易于入手学习,又合乎儒家敦厚含蓄朴拙的崇尚,故千百年来一直与晋字、唐诗、宋词并称艺坛。戴启伟《啸月楼印赏》云:“秦汉印章,传之至今,不啻钟、王法帖。盖法帖犹藉工人摹勒,非手迹。唯印章悉从古人手出,刀法、篆法、章法俱在。”所以明清印学勃兴以来,印坛巨子如吴让之、赵之谦、吴昌硕、黄士陵、齐白石莫不从汉印入手,创立他们或华姿、或淳厚、或多浑、或清健、或老辣的艺术风格。
秦汉时代没有朱红印泥,印章都施于封泥或陶器上,这些印迹经千年演化,更显貌古神虚的自然美。陕西是秦汉封泥陶文出土较多的地区。“道在瓦甓”(老子语),这些都给后世篆刻家以极大的艺术灵感,并滋养了吴昌硕等一代篆刻大师。
印章进入魏晋北朝之后,渐趋涣散、粗犷、猛利。如西安出土的十六国时期“广武将军章”(山东大学文物陈列室藏)、咸阳杨陵出土的北朝“清水男章”(咸阳文保中心藏)等。信刀凿就的“将军印”,字法简率,笔画欹斜,章法参差,冲刀刚猛。极受近现代印人注目。“大道纵横,放胆行去”(齐白石语)的印坛奇才齐白石即直接受益于此。
如前所述,北朝以前印章施于封泥陶器上,故而官印皆为阴文,抑于泥陶之上反为阳文,醒目美观。也因如此,官印并不大,在二点三厘米左右。至隋唐,纸张广泛使用,印章受体由封泥变为纸张。同时印泥出现,中国印章进入了它最为显著的转型时期——隋唐时期。这一时期印章普遍增大致五厘米以上,文字由阴文转为阳文,篆法由小篆缪篆而变成盘曲较多,至宋则形成成熟的“九叠文”,这种官印用字一直沿续到清朝乃至民国。官印内容从发给官吏本人的职官印(如渭南出土西汉初之“昌平家丞”印)转为授与官署(如咸阳出土隋“右武卫右十八车骑印”)。
隋代官印传世在十枚以内,与唐印印面风格极难区分。宜借助于职官名称与印钮型制加以甄别。例如:隋“右武卫右十八车骑印”,1993年传出咸阳。印面呈正方形,边长五点三厘米(约合隋制二寸)。印台高一点四,钮高一点七,穿直径零点八厘米。印文蟠条而成,蟠条深一点一厘米。从型制上看此印上承汉魏鼻钮之余绪,较为矮厚。穿近圆形,与唐印不同。唐代官印鼻钮高,穿随之拉长,已呈向宋元长方板状钮过渡之势。如北京故宫博物院典藏之唐“中书省之印”,边长五点八、钮高二点六、长穿高一点四厘米。从印文上看,隋印均不用“之”字,而唐印用之。考之文献此印为公元581至607年大隋颁给右武卫右十八车骑府的官署印。近年陕西出土的隋唐印还有“千牛府印”“万年县之印”“保林县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