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文化·巧夺天工,人间瑰宝—景德镇瓷器文化·清代丰富多彩的釉上彩

江西文化·巧夺天工,人间瑰宝—景德镇瓷器文化·清代丰富多彩的釉上彩

清代陶瓷器的产地是比较广泛的,但是,景德镇仍然以其瓷都的地位代表了整个时代的发达程度。

清初,景德镇的制瓷业一度处于停滞状态,不仅民窑,甚至官窑也不例外。顺治朝,宫廷曾几次指派景德镇烧造龙缸、栏板等,但都没有完成。直到康熙十九年左右,景德镇的制瓷业才在明代的基础上,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当时的景德镇又成为一个繁荣的城市。清初人沈怀清说:“昌南镇陶器行于九域,施及外洋。事陶之人动以数万计”(朱琰《陶说》卷一)。乾隆初,唐英在《陶冶图说》中记载当时的实况说:“景德镇袤延仅十余里……以陶来四方商贩,民窑二三百区,工匠人夫不下数十万,藉此食者甚众。”

清代景德镇瓷器的烧制,总的看,青花和釉里红瓷器的烧造技术,在前代的基础上,又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但是,最能代表和反映清代陶瓷特色的,应是其丰富多彩的釉上彩。

釉上彩创制于宋代,到了明代,釉上单彩和多种彩的制作,已经很发达。但是,明代釉上彩往往因嫌色彩单调而和釉下青花相结合,称为青花五彩。到了清代,釉上彩颇多创新,极为丰富。约略可分为民间五彩、珐琅彩、粉彩、斗彩、素三彩等品种。

清代的硬彩、青花均以康熙为极轨。康熙五彩的一个重大突破是发明了釉上蓝彩和黑彩。蓝彩烧成的色调,其浓艳程度能超过青花,而康熙时的黑彩的光泽,衬托在五彩的画面中,更加强了绘画的效果。因此康熙釉上五彩就显得比明代的单纯釉上五彩更娇艳动人。它基本上改变了明代釉下、釉上彩相结合的青花五彩占主导地位的局面。而且康熙五彩所有的色彩比明代大大增多,这样,在五光十色的画面中往往起着增加富丽娇艳的效果。

常见的康熙民窑五彩有杯、碗、盒、罐及凤尾尊、棒槌瓶与大盘之类的器皿,其图案由于不像官窑那样受到束缚,题材分外丰富多彩,除了花卉、梅鹊、古装仕女以外,还大量采用以戏曲、小说题材的人物故事画为主题,其中以描绘武士的所谓“刀马人”最为名贵。这些人物的画风深受明末著名画家陈洪绶(老莲)的影响,线条简练有力,以蓝、红或黑色勾勒人物面部和衣褶轮廓,然后用平涂的方法敷以各种鲜艳的彩色,给人以一种明朗感。后人把它和雍正盛行的有柔软感的粉彩相比,就称它为“硬彩”,又称“古彩”。它鲜明透彻,线条有力,能耐火,不褪色,不剥落,恒久如新。

康熙五彩除了白地彩绘外,还有各种色地彩绘,如黄、绿、黑地及米色地等。官窑器中特别珍贵的有“康熙御制”款的珊瑚红地五彩器。五彩常用的彩料有红、黄、绿、蓝、紫、黑、金等若干种。利用这几种主要颜色可以调配出各种不同浓淡和不同色调的彩色来,能够大体上满足彩绘各种人物、花卉、鸟兽和自然风景的需要。

珐琅彩瓷器是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极为名贵的宫廷御器,过去俗称“古月轩”瓷器,但是在清宫中并无“古月轩”之名,很可能是讹传。

珐琅彩瓷器创始于康熙年间,大多是盘、壶、碗、瓶、盒、杯等小件器,专作宫廷皇帝、妃嫔玩赏和宗教、祭祀的供器之用。康熙时,由于所用彩料较厚,有堆料凸起之感,同时又有较强的色彩立体感。雍正以后,珐琅彩瓷器的制作更趋精进,已经改变了康熙时期只绘花枝、有花无鸟的单调图案,而在洁白如雪的瓷器上用珐琅彩料描绘花鸟、竹石、山水等各种不同的画面,并配以书法极精的相应题诗,成为制瓷工艺和书、诗、画相结合的艺术珍品。

粉彩瓷器是在康熙五彩的基础上,受了珐琅彩制作工艺的影响而创制的一种釉上彩新品种。它开始于康熙时期。初创时的粉彩器比较粗,仅在红花的花朵中运用珐琅彩中所见到的胭脂红,其他色彩大多仍沿用五彩的做法。到雍正时,无论在造型、胎釉和彩绘方面,都有了空前的发展。雍正粉彩的特点是由于在彩绘画面的某些部分采用了以玻璃白粉打底,用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没骨画法渲染,突出了阴阳、浓淡的立体感,同时由于粉彩的烧成火度较低,所用彩色比五彩更多,因而比五彩更为娇艳,以淡雅柔丽名重一时。

粉彩的颜色由于掺入粉质,有柔和的感觉,又因为粉彩比五彩的烧成温度低,瓷器烧成后其色彩在感觉上要比五彩柔软,所以有“软彩”之称。粉彩所用的颜色种类远较五彩为多,而彩色的多样化必须要有洁白的胎地作衬托,才能显出它的艳丽。雍正的瓷的胎土洁薄,釉汁纯净,出窑后的加工处理也十分讲究,底足极其光滑细腻,很多雍正粉彩瓷器瓷胎之白且薄正是达到了“只恐风吹去,还愁日炙销”的地步。雍正粉彩瓷器的图案画面主要是花卉画,也有人物故事和山水画。在白胜霜雪的瓷面上,数朵绮丽彩花,婀娜多姿,其中尤以胭脂红色的秋海棠为绝艳。

乾隆时期的粉彩瓷器,总的来说,尽管秀丽淡雅已不如雍正,但仍有大量精致的工艺品。在彩绘工艺上,凡胭脂红花朵大多勾茎,不像以前那样只是简单地渲染。锦地、蓝地、黄地开光粉彩的制作逐渐增多,至于像胭脂红地粉彩,金地粉彩,黑漆嵌金银丝开光粉彩等都是比较珍贵的品种,在这一时期又出现了兼用粉彩和珐琅彩装饰工艺的瓷器。从图案花纹看,乾隆时期的粉彩器有渐趋繁缛的倾向。

“素三彩”是指以黄、绿、紫等色为主要色调,只不用红色。这种素三彩的制作在明代已经开始,至正德时已极为精致。清代康熙素三彩瓷器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它的彩色除了黄、绿、紫外,增加了当时特有的蓝彩。传世的康熙素三彩中有一些以黑、黄、绿或紫各种地色的三彩大瓶,往往四面开光,彩绘花鸟,过去评价极高,其中赝品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