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文化·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北地域文化·东北的建置与疆域沿革
东北地区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考古资料证明,早在原始社会时期,东北的原始居民就与中原地区在经济、文化上发生了密切的关系。进入夏、商、周奴隶制时代后,东北就已纳入了中国版图,中原王朝开始在东北地区设置地方行政机构“州”。东北设州始于唐、虞,虞舜时分天下为十二州,以广宁(今辽宁北镇县)以西地为幽州,广宁以东地为营州。夏朝设置九州,将幽州省入冀州,营州省入青州,辽宁的西部和东部地区分别属于冀、青二州。商朝沿用夏制,周时复置幽州。
夏、商、周时期中原的奴隶制政权对东北地区的管辖是通过分封和朝贡两种形式来实现的。夏就曾在北方分封商侯,商的祖先属于原居住在河北北部和东北西南部的东夷,后来进入中原成为商朝的统治民族,是构成华夏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商朝在辽西地区分封的侯国有孤竹和令支。周朝建立后,封商纣王子武庚于邶,即今河北北部和辽西地区。周成王时平定武庚的叛乱,又将邶改封给召公为燕侯。此外在东北北部有周朝分封的侯国韩,在辽东和朝鲜半岛有商遗族建立的箕子朝鲜,也承认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臣属于周。分封制体现了奴隶社会土地国有的特点,奴隶制国家通过分封对其所属侯伯在政治、经济上进行统治。
在奴隶社会时期,东北地区居住着许多部族,夏、商、周王朝通过朝贡形式,对边远各族进行封册,使东北各族与中原王朝建立了政治上的臣属关系。这主要是针对东北各族中普遍存在的氏族制残余而采取的一种相应统治措施。夏朝就已对东北的九夷建立统属关系,商朝通过分封孤竹、令支等侯国统御当地的少数族,周时在东北北部分封韩侯,管理当地貊系统少数民族事务。而居住在黑龙江下游的东北古老民族肃慎,早在周初就接受册命,向西周“贡楛矢石弩”,明确了它与中原王朝在政治上的隶属关系。中原王朝还对周边四夷规定了一整套服事与朝贡制度。
夏、商、周王朝是多民族的奴隶制国家,它在东北的疆域范围,除直辖的州和侯国外,与中原王朝建立臣属关系的边远民族的活动区域,也是构成东北疆域的重要内容。这是由东北民族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决定的。肃慎是周的“北土”,它的活动范围东抵日本海,北达鄂霍次克海,形成周在东北地区的东部和东北部边界。东北的西北属幽都的北境,包括今鄂嫩河、克鲁伦河及黑龙江上游南北之地。东北南部临渤海和黄海,这就是奴隶制时代东北的疆域。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制向封建制急剧变革的时期。经过这场变革以后,中原封建王朝在东北地区建置郡县,还设立专门机构管理东北各族事务。随着东北各地经济、文化的发展,东北民族也先后建立了地方民族政权,在政治上隶属于中央。封建制度的确立,在东北的建置沿革与疆域发展史上又翻开了新的一页。
最早在东北地区设置郡县的是燕国。燕国原是周初分封的侯国,地处今河北的北部和东北的西南部。燕昭王时,燕国国力增强,燕将秦开袭破强大一时的东胡部落联盟,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燕国势力深入到辽河流域后,与箕子朝鲜的后代朝鲜侯发生了激烈的冲突。秦开打败了朝鲜侯,拓境至鸭绿江以西地区,完成了对东北的统一。燕的五郡与今天东北地区相关的为右北平、辽西、辽东三郡。三郡的设立,第一次把东北南部置于封建政权的有效管辖之下,推动了东北南部地区封建化的进程,对东北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秦统一六国后,继置右北平、辽西、辽东三郡,右北平郡治在无终(今河北省蓟县),辽西郡治在阳乐(今辽宁省义县),辽东郡治在襄平(今辽宁省辽阳)。郡下复设县。郡县行政管理体制的完善,说明秦比燕加强了对东北南部的统辖。秦末汉初,东北南部的三郡处于燕王割据势力控制之下,燕王臧荼、卢绾被先后削除后,汉政府又立同姓皇子为燕王。汉武帝时废燕国,复置右北平、辽西、辽东三郡,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辽东郡设置在今辽河流域,辖境并不限于辽河以东,包括辽河以西部分地区在内,东南至鸭绿江下游。
辽西郡辖境大致包括辽河西部至河北东部地方。右北平郡,在今河北省东北部及辽宁省西部一部分地区,是与东北地区有关的一个郡。此外,汉政府还在边地各郡分置郡尉,主要管理军务。
至东汉安帝时,为了安置与管理内附的少数民族,汉政府在辽西郡与辽东郡之间设立专门的统治机构辽东属国。辽东属国是在保存乌桓或鲜卑本族族俗的情况下,按照中原地方行政体制设置的一种地方行政机构。
为了加强对东北少数民族的管辖,汉武帝时置护乌桓校尉。治所初在幽州(今北京市),东汉时改治上谷郡宁城(今宣化西北)。护乌桓校尉代理中央掌管乌桓、鲜卑的封爵、颁赏、质子和互市等事务。
朝鲜半岛四郡是元封三年汉武帝灭卫氏朝鲜时设置的。卫氏朝鲜是汉初流亡到朝鲜的燕国人卫满在夺取箕氏朝鲜政权基础上建立的地方割据政权,但在名义上仍隶属于西汉中央。至卫满之孙右渠时,卫氏朝鲜采取与汉政府公开对立的态度,招诱汉地人逃亡,阻挠邻近部族与汉政府的正常往来。汉武帝在击退匈奴势力之后,决心采用武力征服卫氏朝鲜。元封三年(前109),汉军包围朝鲜都城王险城(今平壤),卫氏朝鲜统治阶级内部发生分裂,右渠被杀,卫氏朝鲜灭亡。汉朝取得朝鲜半岛大半部,并在这一地区设置乐浪、玄菟、临屯、真番四郡。
燕、秦、汉时期,中原王朝通过设置郡县和护乌桓校尉、辽东属国统辖广大的东北地区,东北的疆域在奴隶制时代疆域的基础上不断巩固、扩大和发展。汉代是东北疆域大发展的时期,至汉武帝灭卫氏朝鲜而置四郡,不仅恢复了燕、秦故地,又开拓了新区。
东汉末年,辽东大族公孙度乘中原军阀混战之机割据辽东。公孙氏政权采取保境安民的政策,尽量避免与中原政权发生冲突。对周边各族也以和亲和安抚为主,对恃强不服者则以武力相征伐,先后击败了高句丽和乌桓两大民族势力,“东夷九种皆服事焉”,成为东北地区最强大的多民族的地方封建割据政权。公孙氏统治时期,是东北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公孙氏政权把辽东郡分为辽东、辽中、辽西三郡,并越海收山东半岛的东莱诸县,置营州刺史。公孙氏政权不仅恢复了两汉时期朝鲜半岛四郡的地区,领有玄菟、乐浪两郡,势力还伸张到朝鲜半岛南部,在乐浪南部增置带方郡。
曹操击败袁绍父子后,于建安十一年(206)出师征讨割据在辽河以西的辽东属国、辽西、右北平三郡乌桓,斩其首领蹋顿,首先统一了辽西地区。景初二年(238)司马懿率师征辽东,魏兵追杀公孙渊父子于太子河上,公孙氏政权灭亡,中国北部和东北地区复归统一。魏在东北地区置辽东、辽西、昌黎、玄菟、乐浪、带方等郡。正始五年(244)、六年间,魏派毋丘俭征高句丽,攻破丸都城(今吉林集安北),追高句丽王位宫至北沃沮。东北各族臣服于魏。魏置护东夷校尉,治襄平(今辽宁辽阳老城),统管少数民族事务。
西晋代魏后,东北地区便置于西晋王朝的管辖之下。西晋政府在东北地区设置平州,州府设在辽东郡襄平县(今辽阳市),统领昌黎、辽东、玄菟、带方、乐浪五郡。又置幽州,下辖北平郡、辽西郡。在襄平设护东夷校尉,管理东北与朝鲜半岛各族。由于晋初政局稳定,国力强盛,东北历朝未曾归附的各族也纷纷遣使贡献。西晋中央加强了对东北各族的统治,分布在今黑龙江及俄罗斯阿穆尔地区的各族也接受晋护东夷校尉的管辖。西晋末年,中原陷入封建割据混战之中,晋对东北地区的统治呈现失控状态。东北各族上层分子乘势蜂起,其中鲜卑慕容部、段部、拓跋部陆续建立地方民族政权。这一时期东北地区先后处于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北魏统治之下。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东北的行政设置基本上沿袭秦汉制度,一方面设置郡县,并在郡县之上设州,加强对郡县地区的行政管辖。同时在东北边远地区设护东夷校尉,管理扶余、高句丽、沃沮、挹娄、豆莫奚等东夷诸部。设护乌桓校尉和护鲜卑校尉,管辖乌桓、鲜卑等族。东北各族与中原政权隶属关系得到继续发展,经济文化往来也日益密切。东北这一时期的疆域东至日本海,东北达鄂霍次克海,北达黑龙江上中游以北,西部抵达鲜卑、柔然、突厥的东界,同蒙古草原连成一片。
隋唐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空前巩固和发展的时期。唐朝在统一东北的过程中,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变藩附为府州,改变了过去在东北边远民族地区采取设置护乌桓校尉、护鲜卑校尉、护东夷校尉的统治形式,在东北各地普遍地设置府州县。这是中原王朝为了加强对东北的有效管辖而在行政设置上的重大发展。
唐朝在东北全面设置府州县的过程是随着唐王朝收复辽东、统一东北的过程而逐次完成的。辽东自古以来就是中原版图的一部分,是东北地区封建经济文化最发展的地区。但自后燕以来长期为高句丽封建政权所盘踞。隋、唐统治者为了收复辽东故地,与高句丽封建政权展开了长期的战争。唐太宗、唐高宗两代连续对辽东用兵,乾封二年(667),唐将李等连拔辽东各城,会师鸭绿水,军威震辽海。总章元年(668)唐军攻克平壤,高句丽灭亡,辽东故地尽为唐朝收复。唐灭高句丽后,在辽河以东以及其他高句丽旧地共设九个都督府,四十一州,一百个县,统由安东都护府管辖。今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西自贝加尔湖以北、东至鄂霍次克海,都在唐朝的管辖之下,纳入中国唐代东北疆域和版图。
辽代是以我国北方契丹族为主体建立的一个封建王朝。东北是契丹人的故乡,东北地区占辽朝统治区域的三分之二以上。辽五京中的三京,即上京、中京、东京都在今天的东北地区。辽代东北地域辽阔,民族成分复杂。辽代统治者采取因俗而治的政策,除对契丹、奚、汉、渤海等民族,以及上京、中京、东京三道所属州县实行逐级直辖外,还对分布在东北边远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民族,保留原有的部落形式,按照各族的不同习俗,分别设立民族大王府、王府、节度使和惕隐等机构,实行羁縻统治。
辽代是一个多民族的封建政权,它结束了唐末以来东北地区的分裂状态,东北地区的统一有利于各族人民的政治、经济文化往来,巩固了中国东北疆域。辽代东北疆域东濒日本海,北达外兴安岭一带,西北达贝加尔湖东巴尔古津河流域,东北抵鄂霍次克海,东南边界基本上以辽保州东沿清川江、大同江上游至东部定州都连浦一线与高丽交界。辽对东北的统治比以往各朝都更加完备,尤其对贝加尔湖以东,外兴安岭以南,乌苏里江以东滨海地区各部族设置大王府、王府、节度使等机构,更加明确了辽对这一地区的管辖范围是当时东北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女真族兴起于东北的中北部地区。到海陵王完颜亮迁都燕京之前,金王朝的统治中心一直在东北。金代对东北地区的统治比前代大为加强了,其突出的表现是把辽代在东北的羁縻统治区变为直辖统治区,从而强化了对东北地区的全面、直接的管辖。
金朝的地方行政建置大体上因袭辽、宋制度,并继承了渤海和辽的五京制,地方设路、府、州、县。在东北,在金的上京、东京、北京三京设上京路、咸平路、东京路和北京路四路。
此外,金朝统治者还利用本族固有的猛安谋克制度,对女真、渤海、契丹等族加以编制,并调遣到各路驻防。所谓猛安谋克是来源于女真民族部落时代的军事或行猎组织,阿骨打创建猛安谋克制度,以三百人为一谋克,十谋克为一猛安。谋克即百夫长,猛安为千夫长。猛安谋克既是女真人的军事组织,也是其社会组织单位,具有军政合一的性质。后来金太祖又把降附的契丹和渤海编入猛安谋克内。金初猛安谋克户几乎遍布东北各地,分布在北达外兴安岭,东北至黑龙江下游,东滨日本海的广大地域。猛安谋克本身就是地方行政单位,各路猛安谋克由路直接管辖,不隶属于州县,形成了一套与州县制并行不悖的制度。后来,随着金朝统治区域的扩大,女真猛安谋克户大批南迁,其社会性质也发生了变化。
金代东北疆界的走向,西北部、北部和东部与辽代相同,东北则达库页岛,东南以东京路的东南鸭绿江下游与高丽为界。但金代在东北直接派官设治的地区扩大了,这在东北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说明金朝对东北边疆地区的统治更加巩固和加强了。
元朝在东北的统治机构和行政设置是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的。至元初期,东北分别由东京、广宁、开元、北京等八路宣抚司、总管府管理。而黑龙江上游、嫩江流域及辽河上游一带,为成吉思汗时期分封的蒙古东方诸王的封地。至元二十四年(1287)以乃颜为首的蒙古东方诸王发动的叛乱被平定后,元政府为了加强对东北地区的控制,设立辽阳等处行尚书省(后改行中书省),简称辽阳行省,成为元朝管辖东北地区的主要行政机构。
元朝在金代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对东北的统治。在辽阳行省南部的辽阳、广宁、大宁、沈阳诸路下设府、州、县,开元、水达达路下设军民万户府,统辖东北东部和中北部地区的女真、水达达各部。
明朝在内地设置两京和十三个布政使司,在边疆地区设置了许多都司、卫所和属部。在东北地区,明朝废除了元朝的辽阳行省,在东北南部设置了辽东都指挥使司。明朝统御东北的最高军政长官有三大员,军政大事需由三大官员共同裁决。
明朝东北疆域,东南部以鸭绿江、图们江与朝鲜为邻,东濒日本海,东北达鄂霍次克海及库页岛等沿海岛屿,北部边境西起贝加尔湖北端,向东达黑龙江中游以北外兴安岭,至黑龙江下游以北兀的河,达鄂霍次克海。主要是女真各部与兀良哈三卫分布的奴尔干都司辖区。
东北是满族的发祥之地,清朝统治者把东北视为龙脉所钟的特殊区域,在行政建置上实行一套与内地行省迥然不同的以八旗驻防为主,军政合体、旗民分治的统治方式。即是以盛京五部及将军一套军政系统专理旗兵和旗民,以府、州、县行政机构管理未编入旗籍的汉民,驻防与州县并存的旗、民两重管理体制。清仿明朝制度,以盛京(今沈阳)为留都,陆续设礼、户、工、刑、兵五部,综揽东北事务。在东北先后设置盛京、吉林、黑龙江三个相当于内地行省一级的将军辖区。东北三将军既管军事,也兼辖民政,是东北地方的最高军政长官。
清代东北州县的设置,始于奉天,吉林次之,黑龙江最晚。这与汉族民人移垦东北的趋势有着直接的联系。主要设置在奉天地区。到道光时奉天地区设有奉天、锦州二府。而吉林、黑龙江设民治机构较晚,随着汉族民户的不断增加,才陆续出现一些民治机构。
清朝末年,由于帝国主义侵略的不断深入,东北汉族人口大量增加,土地迅速开垦,以八旗驻防为主、旗民分治、军政合一的管理体制已完全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清政府被迫在东北建立行省,专设民官,陆续设立道、府、厅、县,在建置上完全等同于内地的行政机构。
清代东北的行政建置体现了首崇满州的特点,这种驻防与州县两重管理体制并存,“旗民分治”的方法带有浓厚的民族压迫色彩。军政合体的八旗驻防制、州县制、乡长姓长制同时并存的管理机制也反映了各民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在一定时期内,对加强清王朝对东北地区各族人民的统治,维护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保卫祖国东北边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中国封建时代的东北疆域,在清朝时发生了重大改变。直到17世纪中叶以前,所谓的东北疆域,其东境、北界并不与他国相邻,西境与今内蒙古东四盟及河北省北部相接,几乎也是不变的,只有东南部与高丽或朝鲜之间势力时有伸缩,明清以来也基本稳定在鸭绿江、图们江一线。构成东北疆域的内容,则以中国境内的封建政权在东北设立的军事行政机构管辖所至以及与中国的封建政权发生政治上隶属关系的东北民族活动范围为标志。明末清初,在中国北方出现了一个强大的邻国,就是侵略成性的沙俄封建军事帝国。17世纪中叶以来,沙俄侵略者不断越过外兴安岭,迫使当地我国的索伦、达斡尔等族人民南迁,并进一步窜扰松花江和黑龙江流域。清政府组织雅克萨反击战,遏止了沙俄的侵略活动。中俄双方经过谈判,签订了《尼布楚条约》,规定以格尔必齐河和额尔古纳河、外兴安岭至海为中俄双方东段边界。以后又签订了《布列斯奇条约》,规定以恰克图为中心,向东到额尔古纳河,向西到沙宾达巴哈,为中俄中段边界。《布列斯奇条约》规定的这条边界,大部分为喀尔喀蒙古北方边界,一部分是黑龙江将军所属呼伦贝尔总管统辖地区与沙俄的边界。《尼布楚条约》所划定的边界和《布列斯奇条约》中划定的属于黑龙江将军管辖的一段边界,在法律上明确了鸦片战争以前中俄在东北的北部边界。东北的东南部为中国与朝鲜边界,以鸭绿江、图们江为限。东部、东北部濒临日本海和鄂霍次克海,包括库页岛及沿海诸岛屿。南面濒临渤海和黄海,西与蒙古高原接壤。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沙俄勾结英法美等帝国主义国家,用武力胁迫清政府签订《瑷珲条约》,鲸吞了我国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成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最大受益者。以后,沙俄又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不断吞食我国吉林东部领土,形成了今天我国东北的疆域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