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智多谋的政治家赵普
赵普(公元922~992年),字则平。原籍幽州蓟县 (今天津蓟县),他的父亲赵迴 (一作迥)携带全族迁居常山 (今河北正定),不久又迁居洛阳。
后周显德初年,赵普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先在永兴军节度使刘词手下任从事。显德三年 (公元956年),周世宗柴荣率赵匡胤等亲征南唐,赵匡胤攻下滁州 (今属安徽)后,宰相范质推荐赵普任滁州军事判官,从此结识了赵匡胤。通过接触,赵匡胤发现赵普是个难得的奇才,走到哪里就把赵普带到那里。赵匡胤领同州节度使时,聘赵普为推宫; 赵匡胤移镇宋州 (今河南商丘) 时,又请朝廷任命赵普为自已的掌书记。
宋朝建立后,赵普先任右谏议大夫、枢密直学士,后升兵部侍郎、枢密副使、枢密使。乾德二年 (公元964年) 开始担任宰相,为时近十年。开宝六年 (公元973年),降为河阳三城 (在洛阳北黄河上) 节度使。
宋太祖去世,其弟宋太宗赵光义继位,赵普被调回京师。太平兴国六年 (公元981年),又起用赵普为相。
宋太宗曾先后封赵普为梁国公、许国公、魏国公,死后追封为真定王。宋真宗曾追封赵普为韩王。
赵普是一位足智多谋的政治家。他成功地为赵匡胤策划了夺取政权的陈桥兵变。显德六年六月,周世宗病逝,他的儿子柴宗训继位,年仅7岁。这时,赵匡胤担任殿前都点检,总领禁军,统率出征部队,抓紧进行夺权活动。赵普积极为之谋划。显德七年正月初一,赵普等先派人给朝廷送来情报,说契丹和北汉联兵进攻后周。当时宰相范质不明真相,急命赵匡胤率军北上抵抗,赵匡胤的军队开到开封东北40里的陈桥驿,不再前行。赵普等人又让人在军中散布议论说,当今皇帝幼小,不能亲政,不如先立殿前都点检为天子,然后再北征。正月初四日黎明,便在陈桥驿演出黄袍加身的闹剧。接着回兵开封,迫使后周小皇帝退位,正式宣布建国大宋。
北宋建国之初,它的统辖范围只是继承后周领土,主要占有黄河中下游地区。在它的北方有契丹人建立的力量强大的辽国,以及辽国保护下的北汉。在它的南边,有后蜀、南唐、南汉、吴越、荆南、湖南等封建割据政权。赵匡胤有志统一全国,但是先平定北汉,还是先远征南方,一时拿不定主意,便同赵普商量。赵普说,北汉是北方边疆的屏障,如果消灭了北汉,辽国的威胁就由北宋一家独当,不如暂留北汉作为缓冲,等削平南方诸国后再说,北汉这块弹丸之地,绝对不会逃出宋军的手掌。从而,确定了统一全国的 “先南后北” 的战略方针。
从建隆三年 (公元962年)起,宋朝开始进行统一战争。在赵普的策划下,乾德元年 (公元963年) 削平荆南和湖南,乾德三年灭掉后蜀,开宝四年 (公元971年) 灭掉南汉。开宝八年,南方各国中实力最强的南唐也被北宋消灭。但赵匡胤并未看到国家的最后统一就去世了,剩下的工作由他弟弟宋太宗完成。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 (公元978年),吴越钱俶 “纳士”。第二年又灭掉北汉。赵普和赵匡胤制定的统一全国的计划基本完成。
北宋建立后,如何巩固政权,避免像五代各王朝一样短命,是赵匡胤着重考虑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建隆二年,他问赵普:“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赵普答道: “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唯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赵匡胤都采纳了。
在财权、兵权和行政权这三权中,兵权至关重要,所以首先解决兵权。建隆二年七月,先演出了“杯酒释兵权”一幕,朝廷以高官厚禄、良田美宅为条件,在酒席上收回了石守信等人的兵权。从乾德元年起,对几十个异姓王和节度使,又利用死亡、迁徙和退休等机会,分别以文官代替;实在不好办的,就暗示他们自已交出兵权。
唐末以来,节度使是地方上的土皇帝。乾德二年,根据赵普建议,下令各地将所有赋税,除留下必要费用以外,一律上缴京师,并设转运使掌管各路财赋,取消了节度使赖以骄横的物质条件。同时又收回节度使统领数州的权力,让各州直属中央。中央派文臣京官任知州,三年一换。这些措施,使中央对地方的权力大为加强。
对中央机构,在赵普建议下,也进行了调整。把原来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使宰相只有行政权,另设枢密院管军事,又设三司使(盐铁、户部、度支称三司)管财政。他们都对皇帝负责。并加强对司法权的控制,除刑部外,又设审刑院和大理寺,让三者互相制约。
赵普注意法治。宋初的刑律基本沿用后周的《刑统》,已不适应当时形势需要。建隆三年朝廷派工部尚书窦仪主持修订《宋刑统》,后经赵普裁酌分为30卷(另目录1卷),共12篇,502条,颁行天下。这是宋代一部有名的刑法大全。
纵观赵普的一生,在宋太宗时期虽然两次担任宰相,但时间不长,建树也不大,他的主要成就在太祖时期。南宋洪迈在《容斋随笔》卷七《佐命元臣》条中将赵普与汉代的萧何和唐代的房玄龄相提并论,并说: “赵韩王佐艺祖,监方镇之势,削支郡以损其强,置转运、通判使掌钱谷以夺其富,参命京官知州事以分其党,禄诸大功臣于环卫而不付以兵,收天下骁锐于殿岩而不使外重。建法立制,审官用人,一切施为,至于今是赖。”这个评价是比较中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