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鞠躬尽瘁
民间有这样一句俗话:“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诸葛亮是三国时候一位聪明机智、才略超群的人物,也是忠心耿耿、辛劳为国的政治家。千百年来,在人民心里,他是智慧和忠诚的化身,一直深受人民的爱戴和景仰。
诸葛亮的家乡在山东,他从小死了父母,跟着叔父生活。他小时候就树立了治国安民的雄心壮志。尽管当时战乱频繁,他却不忘勤奋地读书。待他长大成人时,已是一位很有学问的人了。
这年,北方军阀混战十分厉害。诸葛亮跟随叔叔逃难到湖北隆中的卧龙岗,盖了几间草屋,住了下来。他在隆中边耕种,边求学,学问有了更大的长进。诸葛亮隐居在山林,并不是要逃避现实。他一直关心天下大事,准备选择一个可以辅佐的领袖,帮助他作一番事业,实现自己远大的政治理想。
当时天下大乱,刘备拉起了队伍,想趁机争夺天下。他身边已有两员大将,一个叫关羽,一个叫张飞。两人力气大,武艺高,可就是缺少谋略,刘备急需能出主意的人。
谋士徐庶向刘备推荐说;“诸葛亮是天下难得的人才,您如果能够请他出来做官,帮助您出谋划策、治国治军,您统一天下的志愿就不难实现了。”
刘备很爱惜人才,听了徐庶的话,心里非常兴奋,就急忙带着关羽、张飞到隆中去请诸葛亮。他去了两次,诸葛亮都不在家,没见到。接着,又第三次去拜访。
刘备热情地请求诸葛亮出山,帮助他完成统一天下的事业。诸葛亮见刘备三顾茅庐,真心诚意,心里很感动,暗想:自己并不贪图当官,只要一生能辅佐个好君主,实现政治理想,死了也不足惜。于是,他答应做刘备的军师。
刘备得到诸葛亮这样的人才,心里乐开了花。正如他所说,得到诸葛亮,他就好像鱼儿得到了水。
这年,诸葛亮才27岁。从此,他20年如一日,勤勤恳恳地为建立和巩固蜀汉政权出谋划策,奉献自己的智慧和才能,真正做到了他自己所说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出山后,就积极帮助刘备,与吴军联合,在赤壁打败了曹操的几十万大军。很快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了。
当时蜀吴两国的力量都弱于魏国。诸葛亮的主张是蜀吴两国联合起来,才能生存。但是两国为争军事要地荆州产生了严重的矛盾。刘备没有好好听从诸葛亮的劝告,一怒之下率兵进攻吴国,结果吃了个大败仗。
刘备因为伐吴失败,心情很坏,又加上征战疲劳,得了一场大病。他在死前把诸葛亮请来,说:“你的才能比曹丕(曹操的儿子,魏国的皇帝)强10倍,一定能够安定国家,最终完成统一大业。我的儿子刘禅,如果能够辅佐的话,你就辅佐他;如果他实在没有出息,你就代替他当皇帝吧!”
诸葛亮内心十分感动,流着泪说道;“我一定用自己的全部精力,全心全意、矢志不渝地帮助幼主治理好国家,必要时将不惜付出我的生命。”
刘备死后,17岁的刘禅继位当了蜀国皇帝。国家的大小事情,都要诸葛亮亲自决断和处理。他忠心耿耿,兢兢业业,一心扑在重振蜀国的事业上。
蜀国刚被吴国打败,元气大伤。为了振兴蜀国,诸葛亮辅佐刘禅实行了一系列的治国措施。他要求官员树立廉洁奉公、艰苦朴素的风气。他本人更是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影响部下。他的生活非常俭朴,一次他给刘掸的报告里曾说:“在成都近郊,我有800棵桑树,15顷田,足够儿女们的衣食费用。我没有其他的产业。我死后,如果有多余的一点财产,那就对不起国家和您。”诸葛亮作为一国之丞相,能够做到不治私产,深得蜀国为官者的敬佩。
为管理好国家,诸葛亮还虚心接受部下的意见,鼓励他们说老实话,批评自己的过失,力戒阿谀奉承,以免增加自己的错误。他说一个人能够得到直言而改正过失,就如同“扔掉破鞋而得到珠玉一样。”一次,部下董和为了一件事对诸葛亮的处理表示不满,同他争论得面红耳赤,不欢而散。诸葛亮非但没有责备为难董和,反而还表扬他,要官员们都向他学习。
在诸葛亮的治理下,蜀国很快就振兴起来,出现国泰民安的气象。
但是好景不长,蜀国西南一些少数民族首领,不愿接受蜀国的统治,总想伺机反抗,国家变得不安定起来。诸葛亮决定带兵远征。他采纳了部下将领马谡的建议,即这次出兵不能专靠兵威,应当采取安抚的办法,使首领心服蜀国管辖,才能真正消除后患。
蜀军这次讨伐,军纪严明,决不乱杀平民百姓,就是活捉了顽强抵抗、死不投降的少数民族首领孟获,诸葛亮对他也是不杀不辱,还带着他去参观蜀军的军营,并问他说:“你看我们的军队强大吗?”
孟获挺着脖子,不服气地说:“以前我不了解蜀军的虚实,又中了你们的埋伏,活捉我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诸葛亮笑了笑说:“你不服气,就回去重整军队,再来决战怎么样?”
就这样,诸葛亮一连6次俘虏了孟获,但每次都摆了酒席,请他吃一顿,客客气气地把他放了回去。
诸葛亮第7次活捉孟获之后,又要释放他。但是孟获已心服,表示愿意归顺蜀国,还连连夸赞诸葛亮真有本领、真有君子的宽大胸怀。
诸葛亮的大智大勇、雍容大度征服了西南各少数民族,使他们纷纷归附蜀国。诸葛亮还任命孟获等少数民族首领当了大官。当地出产的物资极为丰富,大大加强了蜀国的力量。
为了实现国家的统一,诸葛亮写就了一篇著名的《出师表》,向刘禅表示了北伐魏国的决心,并亲自带兵出征。
诸葛亮第一次出兵祁山北伐,因马谡违背了他的军事调度,结果被魏军杀得大败,还丢失了街亭。为严肃军纪,诸葛亮挥泪斩了马谡。他对自己的过失也毫不隐瞒,把出兵失败的经过向全国宣布,并请求贬官3级。在这之后,诸葛亮又带领大军,进行了5次北伐。
每次行军和作战,诸葛亮总是不分昼夜,操劳军队里的大大小小的事情,将士们犯了20杖以上的军纪,他都要亲自审理处置。由于操劳过度,休息太少,诸葛亮积劳成疾,一下子累倒了。
将士们都心疼地劝他好好保养身体,可诸葛亮感慨地说:“我受先帝的重托,不尽自己的力量治理好国家,统一天下,怎么能安心地去保养身体呢?”
大家听了他的话,都禁不住流下了眼泪。
病重的时候,诸葛亮还强撑着身体,叫人扶他去每个营寨巡视了一遍。没几天,他在五丈原病死了。全军将士和全国百姓听到噩耗,没有人不放声痛哭的。
诸葛亮为国鞠躬尽瘁,辛劳了一辈子。一千多年来,他一直活在中华民族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