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失败于清廷腐败

甲午战争失败于清廷腐败

十九世纪后半叶,日本自“明治维新”后,资本主义得到了比较迅速的发展,为了扩大商品市场、掠夺原料和资金,便积极地对外扩张,把中国和朝鲜定为它的侵略目标。

1894年1月,朝鲜农民发动了大规模的武装起义。朝鲜的封建统治者请求清政府出兵镇压。日本政府觉得这是乘机挑衅的大好机会,竭力纵恿清政府出兵朝鲜。在清政府派叶志超率领入朝以后,日本政府又马上翻转脸来,借口清政府出兵,也派军队侵入朝鲜,有意造成武装冲突的紧张趋势。清政府建议中日两国军队同时撤出朝鲜,遭到日本的蛮横拒绝。7月25日,日本海军突然袭击护送陆军去朝鲜的中国海军。四天后,又向在朝鲜成欢驿的中国陆军发动进攻,挑起1894年(旧历甲午年)的中日战争。

9月12日,日本军队又进一步向朝鲜平壤发动了猛烈的进攻,协助守城的清军和朝鲜人民一道,进行了英勇抵抗。接着9月17日,清军北洋舰队在黄海海面上,与日本舰队发生了一场激烈的海战。中国海军士兵和一些爱国将领勇敢奋战,打伤日舰多艘,并使日旗舰“松岛”受重伤,清军战舰也损失四艘,最后日舰不敢恋战,向南退走。

10月日本侵略军把战火进一步烧向中国边境。一路从朝鲜北部渡鸭绿江;另一路从辽东半岛东岸登陆,进犯大连和旅顺。11月7日,大连不战而失。11月18日日军向旅顺进兵。这里的清军守将接受了清政府的不抵抗命令,临阵脱逃,一些爱国官兵虽然进行了抵抗,但因没有后援,也遗憾地失败了。

正当日本进攻辽东半岛时,清政府仍不积极进行抵抗,却在美国的指使下无耻的进行求和活动。1895年1月20日,日军在山东半岛登陆,先后攻下了威海卫南北两岸的炮台,形成了从海、陆两路对威海卫港内北洋舰队的包围。港内北洋舰队的爱国官兵,曾几次要求出海抗敌,但李鸿章为了保存他的实力,却下令不许舰只出港迎敌。当舰队受包围时,他们不顾李鸿章的命令,进行了英勇抵抗。但遗憾地因力量薄弱以及舰上“洋员”和卖国分子的破坏,最后,北洋舰队被日军全部歼灭。

中日甲午战争,以中国失败而告终,它在中国近代史上给中国人留下了耻辱的一笔。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李鸿章的卖国投降,一些军官的贪生怕死,是导致失败的直接原因。甲午战争留给后人思考的教训是,只有增强国力,上下万众一心,在爱国的旗帜下,团结起来,才能战胜一切来犯之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