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的停止与恢复

科举的停止与恢复

元朝建国后七十多年停止了科举考试。也就是说官吏的选拔改变了制度。主要是从亲信侍卫中提拔,世袭官爵及由吏员升任。因而于隋唐以来的通经术、学儒道、制对策,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在元初已基本废除。这种废除主要是针对汉人制定的国策。然而其弊病在半个世纪中已经充分显露,社会各个方面却呈现出人才奇缺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元朝仁宗时乃恢复了科举,可是又规定了种族不平等的考试制度。蒙古人、色目人与汉人南人考试难易不同,场次不同,殿试第一人必需是蒙古人。汉人南人参加考试十百倍于蒙古人、色目人,可是录取名额却相等。分配官制更是蒙古人色目人为长,汉人南人只能为副。这种种族歧视的考试制度必然会造成特权阶层与广大汉人南人的不满。《不系舟渔集》载《威兴》诗道:“客从北方来,少年美容颜,绣衣白玉带,骏马黄金鞍。捧鞭揖豪右,意气轻丘山;自去金张胄,祖父皆朱幡,不用识文字,二十为高官。市人共咨嗟,夹道纷骈观。如何穷巷士,埋首书卷间,年年去射策,临老犹儒冠。”类似这种不满不平之声,在元代汉人文集中触目可见。压制人才,怨声载道,元朝统治果然未能长久。

有教无类,是中国古人的美好教育理想,争取平等的受教育权利,一直是有志之士的奋斗目标,元代蒙古贵族以强大的武力取得了天下,可是他们没有认识到治理天下仅靠武力是不够的,没有抓住教育这一环,致使其迅速亡国,其教训是令人深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