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中国企业管理地腐败

旧中国企业管理地腐败

解放前,我国以往各种企业的失败,失败于管理的成分恐怕要比失败于技术的成分多些。就人事管理说,股东经理好任用人,只论情面,不论人才,教小舅子管帐,弄得帐目不清,舞弊百出,公司的钱向自己的袋里跑,这是企业的致命之伤。又如工头虐待劳工,克扣工资,引起全厂劳工不满,劳资冲突,变成不可收拾的局面,这都是企业的损失。再就物料管理来说,各种原料半制品制成品的储藏,何尝有良好的设备和科学的管理,给旁人偷些去不知道,给老鼠咬坏了不在乎,污损一些腐烂一些都不打紧,更谈不上废物利用了。更从财物管理来说,记帐是用旧式帐簿记,对于各种货品的成本没有精密的计算,每年盈亏多少,赚在那里,蚀在那里,不能得到一个确数,只笼笼统统知道一个大概,等到亏本清算时,自己未免吃了一惊。此外利用旧式簿记的不精确而楷油舞弊更是数见不鲜。

就企业组织而言,大规模之工业宜有公司式之组织,然股东对于公司之业务多无过问,而大权乃操诸董监事之行。虽有时召开股东大会,而营业报告是否表现事实,帐目有无虚报,股东无由知悉,监事与董事皆为常任,往往沆瀣一气,以蒙蔽一般股东。且董监事之职权有时更为少数人所操纵,而法律对于尸位素餐者并不加责罚:董监事多为社会上稍有地位之人,即或有违法举动,经人检举,除非案情重大,证据确凿,亦多以和解了事;且和解办法,往往因人而异;如原告股东为有权势之人,则所损失之资金可望十足偿远,而其他股东则不能享受同一的待遇。因此一般人对于工业投资,殊多顾虑。

因企业组织不良而造成旧中国矿业衰微之事实,更是万绪千端,不胜枚举,归纳之:(1)自企业本身言,无强大规模,无科学管理。矿业规模不大、外则无法竞争,内则难避风险。土法小矿之旋生旋灭者固为显例,华北若干新式煤矿,因资力薄弱,不能与外资煤矿竞争,因而衰竭者亦有所闻。不过规模虽小,如经营得人,管理得当,未尝不能稳扎稳打,循序渐进;然国内矿业经营者,其高深学识丰富经验人士固有之,大半仍为旧式商人,小矿且每为城镇中之店主与士绅,采冶及管理均属“外行”,是以科学管理在中国尚为一学术名词,未见实施,庞大的权冶萍尚因管理不善,成为一笔糊举行帐,更不当责诸小矿经营。(2)自企业对外关系言,无建设计划,无实际联络。土法小矿,遇有发现则万千人云集,不自寻觅,以致妨碍矿区,作不必要之竞争,而当开发之区反无人过问。同业如此,关系各业亦如此。有时矿区不设煤厂,原料须远运他处,非因自然经济或环境之不宜,而因设计及管理之不善。有时炼厂缺乏原料,非因天赋的不足,而因开发不当;加以燃料每感缺乏,矿业自无扩展可能。(3)自企业者个人言,有时无远见,无恒心,贪厚利,过去矿业经营者,高瞻远瞩,艰苦卓绝,因而成功者,如钨、锑、锡、煤、铁、铜、铅、锌诸业,均有人在;然一般企业者未尝以开发矿产、树立重工业为前提,财图目前,利贪厚获,一遇挫折,或利得不丰,则见异思迁,移资别向,于是期长利薄之矿业,遂成秋作春辍,朝生幕死之现象。(4)自经理者个人言,有时不为通盘计,缺乏责任心。过去忧劳辛苦,勇往迈进,在风雨飘扬之环境中,支撑矿业,因而造成战前之基础—不论如何微弱—固系若干经理者之成功。然战前大矿经理之无直接企业利害者,尤其一部分公营或军营矿区,以及土法小矿之帐房或司事,则未必人人以矿业建设为目标,服务道德为准绳,良者因循敷衍,劣者中饱造私,不以矿为职业,而以矿为发财的阶梯,不事筹划也不承担责任。

旧中国企业管理的腐败,为我们留下有益的教训,它告诫人们:企业既要抓生产技术又要抓科学管理:既要重视用人选才,又要重视组织制度的建设;既要发扬优良传统,又要大胆创新。至于提倡廉洁则是企业管理永恒的主题,没有它,企业的有机体就会产生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