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之“术”与韩非之死

韩非之“术”与韩非之死

韩非是战国时期法家学派最大的代表人物。他生活于战国后期,继承和发展了战国前期和中期法家的思想,特别是吸收了商鞅的“法”、慎到的“势”、申不害的“术”,形成了以法、势、术为主体的法家思想理论。

韩非是韩国的公子,喜好、精通刑名法术之学。韩非为人口吃,不善于言谈,但善于著书立说。他思想敏锐深刻,观以往历史上的得失之变,写了《孤愤》、《说难》等五十多篇文章,共十多万言。韩非在著作中,论“法”论“势”的同时,深入研究、论述了“术”。

“术”是一种有关君臣关系的专门学说,是指导统治阶层内部斗争的原则、策略、办法、计谋和技巧。韩非的术,虽然也有一些积极的成分,如因能授官、赏罚严明、形名参验等,但主要的则是阴谋诡计。例如他讲君主驾御臣下之术,主张要深藏不露,使臣下捉摸不透;要装聋作哑,以闇见庇;要故意说错话、做反事以验臣下忠否;要事后抓辫子;要防臣如防虎,时时存戒心;要设置密探;对臣下明罚不便,要暗杀等等。当年秦王政(即后来的秦始皇)读了韩非的书后非常欣赏,不惜发重兵压迫韩国把韩非交出,使韩非到了秦国。

韩非一片忠心为君主奉献御臣之术,授以阴谋诡计,但他身为人臣,又深知事君之难。韩非的故国在战国七雄中是最弱的一个,他不忍心看着韩国衰亡,多次致书韩王,提出治国之术、富国强国之道,但他的主张却不被韩王采纳,使他深感说主之难,参之以往历史上得失之变,写了《说难》、《难言》等篇。韩非认为,如所说之主想立高名,而你却说之以厚利,或所说之主想要厚利,而你却说之以高名,就不会被亲近重用。不了解君主的想法不行,但了解了君主的心思有时也会遭祸。郑武公想要伐胡,却先将女儿嫁给胡,关其思提出胡国可伐,本与郑武公想法一致,却反遭杀戮,成为麻痹胡国的牺牲品。韩非又说:所言洋洋会被认为华而不实,所言敦厚会被认为拙而不伦,话多会被斥为虚而无用,话少会被看成刿而不辩,言之深切会被认为僭而不让,言之宏大会被认为浮夸无用,言之琐碎会被认为是鄙陋,……诸如此类,均会因此而遭祸。所以,韩非万分感慨说难,言难。

韩非到秦国后,想让自己在韩国无法实现的政治理想、主张在秦国实施,于是上书秦王,言破诸侯、臣天下之计,深得秦王的赏识,但也遭到了李斯的嫉妒。李斯与韩非曾同学于荀子,自认为不如韩非。李斯怕秦王重用韩非对自己不利,就对秦王说韩非是韩国的公子,他最终要为韩,而不是为秦,这是人情所必然,把他留在秦不能用,遣归韩是自遗患,不如将他杀掉。秦王认为有道理,就将韩非下狱,李斯派人送毒药给韩非,劝他尽早自杀。韩非想见秦王为自己辩护,但见不到,最后死于狱中。

韩非深知说君之难,所以著《说难》之书,但最终仍死于说难;韩非十分重视术,把权术分析论说得细致入微,但最终自己却没有逃脱别人的阴谋陷害。韩非之死,令人遗憾,也发人思索,其中颇具讽刺意味,也包含深刻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