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中国发行公债的背后
旧中国的北洋政府和后来的国民党政府都发行了大量的公债,当时的上海证券交易所,绝大部分也是公债交易,而股票交易则十分冷落,所以有人称之为财政市场。因为它并不能很好地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
北洋政府在它统治的16年中,总共发行27种内债,实际发行额为61206万元,其目的是用它来解救财政窘迫的困境。1927年国民党建立南京政权,等待着它的也是财政窘迫的困境。这时上海的著名银行家张嘉璈向国民党财政部长宋之文建议,如果“公债信用一佳,则百事迎刃而解”,从此以后,南京政府就靠发行国内公债来维持它的财政了。
南京政府于1928年发行善后短期公债4000万元,金融长期公债4500万元,金融短期公债3000万元,接着于1929年发行关税库券(名为库券,实则长期公债)4000万元,裁兵公债5000万元。编遣库券7000万元,这三种债券的期限分别为62个月、10年和100个月,因为常常有人因公债投机失败而自杀,所以当时戏谑者把这三种公债券的头一个字连起来,称之为“棺材边”(即关、裁、编的谐音)。到1931年止,不到五年时间,南京政府就发行公债105800万元,比北洋政府16年所发的总和还多73%。
进入三十年代,公债发行形成高潮,发行额继续增加。公债的发行,即所谓一级发行市场,主要靠银行接受抵押加以包销;据统计,1934年全国银行业购置“有价证券”的余额为4.69亿元(其中虽有一些企业股票与债券,但绝大多数是政府公债),为该年银行业放款总额26.23亿元的17.8%,占存款总额29.97亿元的15.6%;1935年银行业“有价证券”余额增至5.93亿元,占放款总额(31.95亿元)的比重增至18.5%,占存款总额(37.89亿元)的比重仍为15.6%,在银行业总的资金运用中,用于购置有价证券的比重如此之大,可见金融业与公债关系的密切了。而公债购买者多,投机者更多,这是由于二级流通市场——证券交易所的作用。作为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所在地上海的交易所,远比北京交易所营业兴盛,它的全年成交额,1928年3.8亿元,1929年增为14.1亿元,1931年又增为29.2亿元,1932年有所下降,1933年又增至32.1亿元,1934年更高达47.7亿元。当时上海证券交易所虽有公债交易和股票交易两个部分,但股票交易自从1921年发生“信交风潮”后十分冷落,绝大部分是公债交易。
公债交易如此兴旺,成交额如此巨大,不仅是由于投资公债获益丰厚,吸引了庞大的游资,还由于狂热的投机活动把它推上了显赫的地位。因为交易所不仅可进行现贷买卖,还可进行三个月以内的期贷买卖。投机者是与市价涨落波动而伴随俱来的,当时的军事、政治、经济的变动和变动前的各种猜测或谣传,都可成为市价上下波动的因素。市场的敏感性特别强,内战、外来侵略,政局变化、财政状况、债务前景等等,都会引起市价的变幻。一些有政治背景的势力集团,故意制造假经济情报和散布诱发性很强的谣言,真真假假,虚虚实实造成行情动荡不定,市价变化莫测,使众多散户受骗上当,更增强了证券交易的投机气氛。
到抗日战争前夕止,南京政府总共发行公债26亿元以上。抗日战争胜利后,政府宣布按照面额价值兑付现款。那时通货膨胀,物价已上升数千倍,照面额兑付,实际上把这项诺大的债务一笔勾销了。旧中国发行公债这个经济事件给我们留下一条深刻的启示:国家的性质决定国内公债的性质,在旧社会,国家是统治人民的工具,公债是对劳动人民进行剥削的一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