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画家李唐
李唐 (公元1048~1130年) 是北宋末南宋初画坛上出现的一位颇负盛名的山水、人物画家,他创造了 “大斧劈”破画法,善于用劲峭的笔墨描绘山川的雄伟气势。他与刘松年、马远、夏珪被合称为南宋四大家,是南宋的主要山水画派,对后世产生过重大影响。
李唐字晞古,河阳三城 (今河南孟州市) 人。他出身贫寒,年青时就酷爱绘画,他潜心钻研,师承前代各种山水画派的特点,然后在融会贯通的基础上独辟蹊径,形成独立的画派,成为南宋画院中独步一时的画家。他在徽宗时进入画院的一次考试,是历史上一则脍炙人口的佳话。
原来宋朝在建国之初就建立了翰林图画院,能够进入画院的都是出类拔萃的丹青妙手,一般人是无缘问津的。到了徽宗赵估当政时,因他自已特别喜欢绘画,便在科举考试中把绘画单独列为一门,不考诗词歌赋,只考绘画。考试题目也颇为有趣,往往是以前人的诗句作为画题,画面必须符合诗的原意,入选的方可进入画院供职。李唐参加考试时,画院出的题目是: “竹锁桥边卖酒家”。这是一句意境幽远的古诗,在画面上表现出竹林桥边卖酒人家的风貌,自然不是难事,但要准确地表现出“锁”字的含蓄意境,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大多数应试者都从“卖酒家”三字着眼,去刻画酒家的摆设,而以小桥、流水、竹林作为陪衬。尽管他们画得惟妙惟肖,但是一览无余,毫不含蓄,人们无法体会到“锁”字的意境,因而一幅也没有入选。李唐的构思与众不同。在仔细研究了这句诗后,他在画面上巧妙地画出一湾潺潺流水,一座小桥横架于流水之上,桥畔岸边是一片生机勃勃的竹林,在竹捎上斜挑出一幅迎风招展的酒帘,画面上虽未出现酒家,但通过酒帘却使人联想到,大竹林掩映的后面一定有卖酒人家的存在,从而准确巧妙地体现出了 “锁” 字的意境。这一构思不但使其他考生大为折服,就是主考官也连连赞赏不已,结果,他独占鳌头,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入图画院。高宗赵构很赏识他的才能,指着他的画说: “李唐可比李思训”。李思训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画家,两人的风格确有近似之处。
难能可贵的是,李唐还是一位有气节的爱国画家。他生活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激烈的北宋后期,那是一个战祸频繁的动乱年代,北方的金国统治者频频南侵,腐朽的北宋王朝抵挡不住金人的凌厉攻势,建炎元年 (公元1127年),汴京终于沦入金人之手,徽、钦二帝沦为阶下囚,北宋宣告覆亡。高宗赵构忙忙如丧家之犬,急急如漏网之鱼,当时的李唐已是步履蹒跚,须眉皆白的老人了,他不愿生活在金人统治之下,也随着逃难的人群,经过长途跋涉,来到了行在杭州,以成忠郎衔任画院待诏。那年,他已经80岁了。80岁的老人本该寄情山水,颐养天年,但社稷丘墟,山河破碎,却使他忧心如焚。他热切盼望着在他有生之年能够看到金人被逐出中原,山河重归一统。他把这种炽热的感情倾注在了画卷之中。他的《晋文公复国图》和《采薇图》寓意深刻,寄托了他发愤图强、抗敌复国的愿望和不与入侵者合作的决心。
令人悲愤的是,“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宋高宗赵构沉湎于杭州的湖光山色,并不把恢复大业放在心上,李唐重整山河的良好愿望成了泡影。《晋文公复国图》寓意深长,希望南宋君臣能像晋文公重耳一样恢复沦陷的大好河山。《采薇图》描写在古木参天、浓荫匝地的树林中,宁愿饿死也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在草地上盘膝而坐,在他们中间放着一只竹篓和采薇的铲刀,一人双手抱着左膝,显示出一 副傲岸不羁的神态; 另一人身体前倾,伸着指头,像是在诉说亡国的悲痛和不随俗浮沉的决心,形象生动逼真。李唐还有一幅《雪江运粮图》,刻画江南人民群众在风雪弥
李唐 《乳牛图》漫之中为前线士兵运送军粮的情景,是根据他南下时的经历和见闻创作的,从侧面反映了他本人希望收复失地的一腔爱国热忱。他的风俗画《村医图》表现了江南农村的土医生和一群义务护理员,在田边地头给患者针灸敷药的动人场面。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把患者的痛苦、医者的紧张和群众的慌乱,都加以深入的刻画。画面上人物神采各异,给人以栩栩如生之感。作为一个宫廷画家,他能够关心民间疾苦,选择别人不屑一顾的农村生活作为绘画题材,这无疑是值得称道的。
除了人物画外,李唐“笔意不凡,尤工画牛”,“善作出水人物,最工画牛”。他有一首广为传颂的咏画诗:
雪里烟村雨里滩,看之如易作之难。
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胭脂画牡丹。
元代大剧作家关汉卿在《望江亭》 一剧中引用了这首诗,文字稍有改动:
雨里孤村雪里山,捍时容易画时难。
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胭脂画牡丹。
李唐的山水画也是无价之宝,现在传世的有《万壑松风图》、《清溪渔隐图》。作者以雄伟的气势,奔放的笔墨,对祖国山河的一木一石,一丘一壑,深入刻画,水墨淋漓,见形见质,表现了作者娴熟的技巧,丰富了山水画的思想内容和自然形象。这些艺术珍品,今天仍然闪耀着灿烂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