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望眼欲穿的“火神星”
1846年,海王星发现以后,法国天文学家勒维烈又发现靠近太阳的水星轨道与根据万有引力定律计算的轨道不符,他将水星轨道的运动现象同天王星轨道的摄动现象进行类比,他设想水星轨道旁有一个未知的大行星,引起了轨道的偏离。法国的一位天文爱好者在太阳的表面上看见一个圆圆的黑点,认为是勒维烈设想的那颗行星的投影,并把它命名为“火神星”。
为了寻找这颗所谓的“火神星”,人们进行了20多年的观察,令人望眼欲穿,但仍找不到这颗神秘之星的踪影,令许多科学家大伤脑筋。
直到1915年,爱因斯坦根据实践材料创立了广义相对论,进一步揭示了空间、时间同物质的统一关系,这个问题才大白于天下。根据广义相对论计算的水星轨道,同天文学上的观测实验是相符合的,水星轨道没有偏离,根本不存在所谓的“火神星”!
问题出在哪里呢?过去认为由于“火神星”的“摄动”,造成了水星的偏离,原来是万有引力定律本身计算的“误差”,该定律只是太阳边远地区物体运动的相对正确的反映,把它运用于太阳的附近地区,特别是离太阳很近的水星,它就不准确了。所谓的“火神星”,纯属子虚乌有。而那个太阳表面上的黑点,并不是“火神星”的投影,而是太阳本身的黑子。
正确的方法可以使人们充分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尽管类比法是科学上常用的一种方法,但是,如果不通过对两个对象进行深入分析和比较,只是根据二者表面上的相似进行类比,常常就会得出错误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