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笑人间的《笠翁十种曲》

调笑人间的《笠翁十种曲》

李渔,号笠翁,是清初著名的戏曲理论家。有《笠翁十种曲》传世。李渔一生出入达官显贵府第,借戏曲创作随人俯仰,以得衣食之奉。他的十种曲邦闲味较浓,思想格调不高。

李渔的十种曲,其创作按其思想发展的轨迹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李渔流寓杭州写的四个剧本:《怜香伴》、《风筝误》、《意中缘》、《蜃中楼》。全是写文人学士的风流韵事,并且着意渲染,力图把士大夫的生活理想化。比如《怜香伴》,写秀才范介夫之妻崔笺云与少女曹语花一见而相怜慕,数经周折,终于把曹语花荐给丈夫作妾,并相互盟誓共事一夫。从此一夫二妻,不悍不妒,可见李渔的思想情趣。离开杭州,李渔来到金陵(今南京),开始蓄养家姬,教之以歌舞,除供自己声色之娱外,便是用来侑酒佐客,逢迎公卿大夫,得以过上“日食五侯之鲭,夜宴三公之府”的生活。在金陵前期写的四个剧本:《玉搔头》、《比目鱼》、《奈何天》、《凰求凤》,可算作李渔第二阶段创作.功利目的愈显。如《奈何天》一剧写了一个貌丑而不知书的富户阙里侯,连娶三妇,全不得欢洽。后来三妇先后悔悟,认为应该嫁夫随夫,遵守妇道,从此共守阙里侯。李渔借美女配丑夫的故事来宣扬“妇道”,象小说家之作警世语,当起了封建伦理道德的卫道者,并由此而沾沾自喜。李渔在《凰求凤》的收场中说道:“莫道词人无小补,也将弱管助里猷。”公开献媚于封建统治阶级。第三阶段是在金陵后期写的两种曲:《慎鸾交》和《巧团圆》。李渔对这两种曲十分满意,觉得达到了他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慎鸾交》写秀才华秀、侯隽与妓女王又嫱、邓惠娟结交。华秀主张择交要慎始全终,对王又嫱先是表示冷淡。叫了王又嫱前来,自己却又正襟危坐,以示不乱。后来一旦订交,终不变心,中状元后仍娶了王又嫱为妾。侯隽则一见了邓惠娟便盟誓不负心,但中了榜眼之后,转即另娶高门贵女,休了邓惠娟。李渔以侯的背盟来衬托华之信诚,并告诉观众:读书人嫖妓,不过逢场作戏,原不乖名教。嫖妓而讲择交,订交又不变心,则更是风流中的端方之士。李渔便得意于华秀既风流又守道统。李渔先以文人学士的风流韵事迎合士大夫口味,继而借文人学士的风流韵事宣扬封建道德,最后俨然以卫道者自居,借戏曲创作向封建统治阶级供笑取媚,思想堕入庸劣。

虽然由于李渔拥有丰厚的戏曲舞台经验,他的十种曲艺术上也不乏成功之处,比如有的剧目情节曲折,关目奇巧,曲词细腻优美等。但是他的十种曲均以大团圆结局,或金榜题名,洞房花烛;或一夫二妻、三妻;或骨肉团圆,着意渲染所谓的喜剧气氛,供笑权贵。在出现悲壮、深沉的《清忠谱》、《桃花扇》、《长生殿》等巨著的时代,李渔以十种曲调笑人间,昭示了他邦闲文人的本色,不无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