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拉克的政治斗争道路

提拉克的政治斗争道路

巴尔·甘加达尔·提拉克(Bal Gangadhar Tilak,1856—1920)出身于印度西海岸勒德纳吉里一个破落的地主家庭。1880年他在浦那创办新英语学校,1881年创办《狮报》和《马拉特人报》,宣传民族主义思想,揭露英国对印度的残统治,主张用包括暴力在内的各种斗争方式,推翻英国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1885年印度国民大会党(简称国大党)成立,他加入国大党。1893和1895年他先后举办纪念印度甘奈希神节和马拉塔民族英雄西瓦杰庆祝会,以激励印度人民的民族感情,并在孟买工人区和马拉特乡进行反英宣传,推动孟买各区农民的抵制运动。提拉克成为国大党激进派领袖,1897年被英印政府逮捕。

1905年英国当局制定“孟加拉分割法案”后,提拉克支持孟加拉人取消分治的要求,提出“司瓦德西”(自产)和掀起抵制英货运动,进而主张推翻英国殖民统治,实现民族完全独立。但他强调印度教传统,维护种姓制度遗风,不利于团结伊斯兰教群众,未提出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1907年在国大党的苏拉特大会上,他和温和派发生冲突。1908年6月,英政府将提拉克逮捕,判处6年监禁,关入缅甸的曼德勒监狱,孟买工人曾举行6天的总罢工以示抗议。他在狱中也坚持斗争。

从1914年出狱后思想趋于“温和”,1916年创建自治同盟,与真纳签订印度——穆斯林协议(即《勒克瑙条约》)。他表示要通过同英国合作,争取印度的自治。1920年8月1日,提拉克去世。印度前总理尼赫鲁称他为“印度革命之父”。

提拉克由于出身于婆罗门,强调印度教传统,回避农民土地要求,特别是晚年,政治态度发生逆向变化,由激进走向稳健。主张和英国合作,这是政治路线上的明显后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