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在诉说……
颐和园是我国现存的最完整和规模最大的一座皇家园林。它在中国乃至世界园林史上有着极重要的地位。然而,它的代价是令人痛心的。
清乾隆15年(1750年),清漪园(颐和园前身)开始动工兴建,至乾隆29年(1764年)完成。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三山五园”皆被烧毁,清漪园也未能幸免于难。光绪十年(1884年),慈禧动用海军经费修复清漪园,并取“颐养冲和”之意,改名颐和园。颐和园工程前后进行了将近十年,耗费白银八千万两,但只恢复了前山部分,后山建筑群未能全面修复。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慈禧逃往西安。八月十五日,沙俄侵略军首先进入颐和园。一方面疯狂地掠夺文物珍宝,一方面又野蛮地破坏。今天仍然残存的智慧海墙壁上的无头佛像,就是这些帝国主义强盗砸毁的。继沙俄之后,英国和意大利的侵略军又进入颐和园,进一步地糟踏。一九○二年,慈禧返回北京,又动用巨款复修颐和园。一九○八年慈禧死后,光绪的皇后隆裕宣布关闭颐和园。辛亥革命后,颐和园作为末代皇帝溥仪的私产,1914年售票开放。1924年溥仪被逐。解放后,颐和园成了人民的公园。然而,由于多年来国内外的破坏,颐和园被遭踏得不成样子。有的建筑地基下沉,梁柱倾斜,屋顶漏天,雄伟的佛香阁,木架散乱,破烂不堪。画中游几乎倒塌,沿湖的石栏摇摇欲坠。垃圾遍地、花木凋零,一片凄凉景象。著名的“买卖街”是仿江南水乡建造的街市,水街两侧几十家店铺,其中有“云翰堂(书店),玩古斋(古玩铺),品泉斋(茶馆)等。帝后们游玩时,由太监们扮成商人和顾客,煞有介事地进行“交易”,以博得统治者欢心。可惜的是1860年焚毁后再也没能修复,仅存断壁残垣。
如今,颐和园又经过了许多次的修整,以新的姿态迎接中外游客,但它那令人痛心的过去永远写在世界园林史上。封建统治者对内压迫,对外投降,带给人民的是困苦和灾难。中国近代史上发人深思的“戊戌变法”便给颐和园留下了深刻的历史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