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夺乙醚麻醉药发明的闹剧
1844年夏,美国波士顿青年牙医莫顿在杰克逊的诊所里实习,他看到病人拔牙时很痛苦,于是便想找到一种药物能减轻拔牙的疼痛,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杰克逊,杰克逊建立他用乙醚(C_2H_5—O—C_2H_2)试一试。1846年,莫顿应用乙醚拔牙成功,病人无疼痛感,他又将此法对100多个牙病患者试验,全部获得成功,消息传遍了美国,成为牙科医学上的一个奇迹。
美国国会为了奖励这一科研成果,特地拨出一张10万元的支票,不指名道姓地说是奖给“无痛外科的发明者”。消息传出,杰克逊捷足先登,抢先声言,五六年前,他已揭示了乙醚的麻醉性能和作用,并且是他启发和建议莫顿试用这一药剂的,他应该理所当然的是获奖者。他抢在莫顿之前,将一份报告送交给巴黎医学学会,他跻身于专利权的共有者之中,但他并不满足于仅仅获得专利权的1/10,他认为自己应有优先权。
莫顿为此十分懊丧,是自己经过多次的实验才使应用乙醚拔牙成功,是自己对100多个病人的实验,才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总结出了成功的经验,按理“无痛外科的发明者”非自己莫属,不管别人进行过多少研究,自己应用乙醚麻醉是无可辩驳的事实,他不能容忍别人在自己的果树上随便摘取果实。
参加麻醉剂发明权争夺战的,不仅有杰克逊,还有韦尔斯(威尔斯)、马西、克拉克等人,他们都认为自己应享有这项发明权,为了争夺金钱和荣誉,这些人彼此攻击,互相指责,彼此起诉,这场上诉与反上诉的争夺战持续了20年,10万元奖金就使这些科学家彻底麻醉了,谁也顾不得身份了。
这场闹剧的结局如何呢?杰克逊为此住进了精神病院;韦尔斯也得了精神病,在纽约自杀身亡;莫顿因没有得到奖金,大失所望,烦恼焦燥,患了脑溢血,也险些一命呜乎。
科学研究的合作要获得成功,除了个人加强道德修养、坚持平等、互利、自愿的原则结合外,还应在合作之初共同协商合作条件,以防为此而争论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