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音乐的衰落
琴,又称古琴、七弦琴,是我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素有伏羲制琴、神农制琴的传说,在三千多年前的周代已非常流行。《诗经》中多次提到它:“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我有嘉宾、鼓瑟鼓琴”、“琴瑟在御,莫不静好”。琴在中国古代音乐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古人认为:“琴者,乐之统也”。甲骨文“乐”字写作“乐”,即为张弦于木上之象形,实际上就是指琴瑟类乐器。不但如此,自孔子时,琴就被作为文人必修的课程而大力提倡,以至有“士无故不撤琴瑟”之说。进而认为琴在提高音乐修养的同时也能提高道德修养,主要作用亦在后者,所谓“琴者,禁也,禁止于邪以正人心也”、“琴之为物,乃圣人治世之音,君子养修之物”。古代的帝王仕宦、圣贤学者、文人墨客、僧道布衣等等,都不乏擅长鼓琴者,如孔子、嵇康、王维、苏轼、欧阳修等。古琴音乐经过三千多年的发展,在理论、创作、表演、欣赏等各个方面均形成了完整的、较为科学的体系,成为中国传统音乐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并对中国音乐的各个方面产生过巨大影响。古琴音乐理论是以周秦时代发展起来的音乐理论为基础的。它所追求的美学境界是“清丽而静,和润而远”、“美而不艳、哀而不伤”。既有“鼓琴足以自娱”(《庄子·让王篇》)的娱乐功能,更有“明道德、感鬼神,美风格”(汉·刘向《琴说》)的社会作用。唐·薛易简将古琴音乐概括为“可以观风教,可以摄心魂,可以辨喜怒,可以悦情思,可以静神虑;可以壮胆勇,可以绝尘俗,可以格鬼神”。“志士弹之,声韵皆有所主也”。魏晋时期的嵇康作《琴赋》来赞美古琴美妙的音乐,“嗟姣如以弘丽,何变态之无穷”,“愔愔琴德,不可测兮,体清心远,邈难极兮!”在这以后的一千多年中,古琴音乐的美学理论虽仍在不断地发展、丰富,对表演艺术、创作思想等方面做了很多具体探讨,但没有原则上的超越,在创作上,古琴音乐更是极为丰富,其题材几乎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现存历代琴书、琴谱共150余种;标题不同的琴曲总数为700余首,若包括曲名相同而版本不同的琴曲在内,其总数则超过3000首。这是多么丰富的文化遗产。这里面的歌颂英勇斗争和民族气节的《广陵散》、《苏武思君》、《正气歌》;有充满爱国热情的《潇湘水云》;有描写反对外族侵略、避居山野过隐居生活的《山居吟》、《樵歌》、《渔歌》;有愤世嫉俗、佯狂以明志的《酒狂》、《桃园吟》、《归去来辞》;也有同情或歌颂古代杰出女性的《昭君出塞》、《汉宫秋月》、《胡笳十八拍》;更有歌颂祖国大好河山的《高山流水》、《平沙落雁》、《阳春白雪》。这些琴曲对于我们研究古代音乐、文学、历史、哲学、社会生活等方面都具有重大意义。
自唐代以后,古琴音乐逐渐受到冷落,从表面上看,似延绵不绝,但实际上已退缩到封建文人士大夫圈内,成为“象牙塔”里的艺术了。从一些唐诗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琴曲艺术已经和其它流行的民间器乐有了距离。“致身不似笙竽巧,悦耳宁如郑卫谣”(李山甫《赠弹琴李处士》),“琴声若似琵琶声,买与时人应已久”(赵搏《琴歌》)。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首先是一些琴人抱守残缺,泥古不化,“唯弹琴家犹传楚汉旧声”(《新唐书·礼乐志》),沉湎于古调,不肯接受新东西。“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刘长卿《听弹琴》),“古声淡无味,不称今人情”,以至有“玉徽光彩灭,朱弦尘土生”的现象。非但如此,一些文人更将琴乐与一般音乐隔绝、对立起来,以此来标榜自己的“清高”和普通百姓的“无知”,“所弹非新声,俗耳安肯闻”(司马扎《弹琴》)。其次,宋、元以后,封建文人为提高古琴地位而使其进一步脱离人民,打着尊古的旗号搞倒退,创作了一些为统治者歌功颂德、宣传封建伦理思想的作品,如《太平奏》、《清静经》、《孔圣经》《孝顺歌》、《大明一统》、《中和吟》、《宗雅操》、《思舜》等,距离现实生活越来越远,更谈不上时代气息。第三,不尊重古琴音乐本身的艺术规律,将一些不适宜于歌唱的散文如《前出师表》、《后出师表》、《陈情表》、《大学章句》、《陋室铭》等谱成琴歌、琴曲。所在这些,都极大地阻碍了古琴艺术的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