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体育社团之兴衰

中国古代体育社团之兴衰

中国古代体育发展到宋代,随着城市商业经济的发展,市民分化为不同层次,在一些较大城市便出现了以习练某种体育项目为主的民间体育行会组织,也可称之为历史上最初形态的“单项协会”了。它的出现标志着体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由自发的分散的自然形态,进入了自觉的集中的自为形态。这也可视为一个“飞跃”,或谓之“里程碑”的。

“齐云社”,也叫“圆社”,是宋代蹴鞠行会组织,它的成员都是富家子弟,但不是官宦之徒,即有钱的有闲者。如《梦梁录》说的:“盖一等富室郎君,风流子弟,与闲人所习也”。齐云社的蹴鞠活动,多重个人技艺表演,失去竞争激烈的对抗性竟技特点,以适应当时“有闲”者的观赏需要。

由于宋代城市工商业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逐渐壮大,所以体育社团也越来种类越多了。如“弓箭社”,以习射箭为主项,它遍及的地域更大,据苏东坡统计当时正定和保定二州就有五百八十社。弓箭社由于有强身御敌的用意,它的成员比齐云社广泛,不论家业高下,以武艺高强者为社头,则比齐云社更有了一层进步的色彩。再如“锦标社”,是习射弩的;“英略社”是习枪棍的;“角抵社”是习相扑角力的,等等。

体育社团的出现本应更进一步促进体育的传播和发展,但因辽金之侵,北宋后渐消失,元代入主中原后竟下令“禁武”,把宋代出现的体育社团全然淹没了!

明清时期虽又有民间体育社团悄然形成,但因统治者多疑,这些社团便多在暗中活动或转移到农村,而失去了广泛传播体育的社会作用,有些则成为反清复明的政治性组织,其宗旨已不在体育上面了。如“开路会”(习叉)、“五虎棍会”(习三节棍)、“少林棍会”(习棍)、“白蜡杆会”(习枪)、“红枪会”、“大刀会”、“双石担会”、“盘龙会”(习杠子)、“幡会”(习长竿)、“狮子会”、“坛子会”等。许多民间秘密社团,都走上了反抗当时封建统治者之路,如义和拳、天地会、小刀会等,所以必遭统治阶级的严禁,它们所习练的体育武功,也随之成了当时的嫌疑犯,结果反而在它们遭禁之下,它们习练的武功也走了厄运,一般百姓避而不习,倒影响了体育的发展传播。

西方在体育社团出现后,促成了欧洲体育的融和与传播;而在中国,却适得其反,岂不令人遗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