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光短浅误战机

目光短浅误战机

明正统14年(1449年)8月,瓦刺也先军大败明军于土木堡,俘获明英宗朱祁镇,使明朝朝野震动,尤其是京城北京,只剩老弱之兵10万多人,倘若也先挟英宗直扑北京,明都将不堪一击。当时,明朝臣意见不一,有人主张立即迁都南京,兵部侍郎于谦等则坚决主张不能丢弃京城,要组织抵抗。同年9月6日,在于谦等大臣拥戴下,明成王朱祁钰即皇帝位,以英宗为太上皇,进一步稳定了人心。于谦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迅速将兵力扩充至20多万,提拔了一批有胆有识的将领,并对王振余党等祸国殃民的势力进行了清除,使上上下下抵抗之信心倍增。

也先则无长远的战略眼光、只注重虏掠,而不是要从根本上打击敌人,因此,对俘虏到明英宗他大喜过望,喜在可以挟持英宗攻掠明朝城池。从8月下旬至9月底,也先挟持英宗企图攻降宣府、大同等地,遭明守将拒绝;又企图以英宗向明朝勒索金银锦帛,因明已拥立新帝、仍未实现,被俘的明宦官喜宁将明都城虚实告诉也先,他才恍然醒悟,转攻明都。10月初,也先率军攻紫荆关,明守将孙祥、韩青拒关而战,被瓦刺军绕至背后,前后夹击攻破,孙、韩战死。10月11日,瓦刺军冲到京城德胜门外,明军有备在先,列阵迎敌,并在彰义门(今广安门西40里)外败敌先锋。次日,也先见明军阵容严整(于谦为示敌以强,将全部大军分到九门之外),城固难攻,遂送信诱骗明朝派大臣来见英宗,并要求明主战派于谦等往瓦刺兵营谈判,意欲扣为人质。于谦坚决不同意议和,指出:今日只知有军旅,他非敢所闻。他的态度使朱祁钰坚定了抵抗的决心。13日,也先在德胜门发起攻击,被明军火器击败,接着,又连续数日在西直门、彰义门等处被击败。北京市民亦纷纷参战,更使明军心大振。也先见攻城无望,损失严重,同时,其中路军在居庸关受挫,明各地援军又要赶到,也先怕被切断退路,遂于10月15日挟持英宗,率军从良乡(今北京房山东北)撤退。于谦分兵追击,夺回大批瓦刺军沿途劫掠的人畜。17日,瓦刺军退出紫荆关,随后退回塞外,北京之战以明军的胜利而告结束。

也先之败,主要在于他缺乏明确的作战目标和计划,未能乘土木堡之胜不给明军以喘息之机而立即进攻北京,辗转2个月后,当想到进攻北京时,明朝已做好了准备,战机已失,只能望城兴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