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望》原文与翻译、赏析

《春望》原文与翻译、赏析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注释】 ①烽火:古代边境用来报警的烟火,这里借指战争。②浑:简直。簪: 古时用以连结头发和冠的发簪。

【诗大意】 国土已经破碎,但是山河依旧;荒城春天来临,草木长得很深。因为感伤时事,看见花开却使人掉泪; 因为怅恨别离,听见鸟叫竟令人惊心。战争不停,一直打了一年多,已连逢两个三月份; 在这种情况下,得到一封家信十分难得,能抵上万两黄金。由于忧国思家,头上的白发越搔抓越稀少,简直要插不住簪了。

【赏析】 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次年六月叛军攻占唐都长安。七月杜甫把家人安顿在鄜州,只身前往灵武投奔肃宗,在途中被安史叛军俘获,押至长安。到下一年春季三月,当杜甫眺望被战争破坏的颓败长安城时,感时伤别之意,忧国思家之情,不可抑制地喷涌而出,凝铸成了这首不朽名诗。

诗的前四句写春望之景,但景中有情,侧重睹物伤怀。

起首扣住诗题,从“望”写起:“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诗人放眼远望,旧时繁华的帝都,如今断壁残垣,树木乱草丛生,人迹罕见,满目凄凉。前句的 “破” 和 “在” 字,突出地表现了山河如故,国是全非,大地上寂寥萧条的景象。后句的 “春” 和 “深”字,又传神地描绘出春光依旧,景物迥异,京城内荒凉无人的情状。这两句诗凭空起势,长歌当哭,在对当时国家危亡形势和长安残破面貌的高度概括中,饱含着诗人忧时伤乱的悲痛感情,写得摄魂夺魄,沉著感人,为全诗奠定了深沉悲凉的基调。律诗的首联本不用对仗,此联不仅讲对仗,而且对仗工整灵动。前句着眼整个国家,后句专写荒城长安; 前句 “国破” 和“山河在”意思相反,先抑后扬,而又扬中有抑,后句 “城春”和“草木深”亦含意相悖,但先扬后抑,以扬衬抑。这样写,翻跌转折,寓变化于严整之中,并具有一种顿挫有致的音律美,从而在一开始就增强了诗的沉痛感。

紧承开头的“国破”二字,接着写春天常能望见的景物花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在“时”与“别”之前,分别冠以“感”与“忄”字,精确地刻画出诗人当时的心态,富有主观感情色彩,用字极见工力。花鸟本是赏心悦目的景物,应该使人感到欢愉,可是因为作者感念时局,忧虑国事,看见春花反而伤心落泪;由于怅恨离别,思念家人,听到鸟鸣反而心惊不安。这就是前人所说的 “律句中加一倍写法”(施补华 《岘佣说诗》),它比一般平直地抒写感时恨别的悲愁更具强调作用,也显得更加深切感人,成为带有杜甫鲜明个性特征的传世名句。

后四句写春望之情,但又情中有景,侧重于遭乱思家。

“峰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扣住阳春三月,极写望后产生的伤春念亲情怀。前句应上联的 “感时”,后句应上联的 “恨别”,后句又因前句而生,写出了两者的因果关系,结构十分细密。“连三月”,是直言战火接连不断,经历的时间很长;“抵万金”,则以生动的比喻反映了身陷长安的作者和家人之间音信阻隔,家书难得的情况,诗人翘首企足盼望家信、思念亲人的神情隐然可见。两句属对精严而又流动自如,描写真切形象,并具高度的典型性,使人们仿佛看到了一幅战祸延绵、别妻抛子、盼爹望娘的乱离图,从中可以触摸到作者深切同情人民疾苦,不满唐王朝腐败无能和憎恨安史叛军作乱肆虐的思想脉搏。

诗的结尾写望后的神态:“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诗人历尽磨难愁苦,正当中年已白发满头,如今因为感时念亲,焦虑万状,所以白发越搔抓越稀少,连发簪也要插不住了。这里运用直陈其事的赋的写法和夸张手段,最终出色地完成了对诗人自我形象的塑造,一个远望荒城、老泪纵横、搔抓白发、忧心如焚的身影清晰地矗立在我们面前。千百年来,这个“白头搔更短”的感人形象,曾震撼着无数读者的心扉,激起过许多爱国志士的感情波澜。

此诗写得抑扬转折,错综变幻,但又自有脉络。全篇以一 “望”字相串连,以诗人自我形象相贯通,而渗透在这“望”字和诗人形象中的,是作者那种饱和在他整个生命里的爱国挚情以及洋溢在他胸中的思亲深情。这是充分体现杜诗情景交融特点和沉郁顿挫风格的典型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