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游》禅思哲理诗赏析

后 游

杜 甫①

寺忆曾游处,桥怜再度时。

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

野润烟光薄,沙暄日色迟②。

客愁全为减,舍此复何之。

【注释】

杜甫:见《望岳》。

②暄:松软,松散。

【诗本事】

这首诗大约作于肃宗上元二年(761),时杜甫定居草堂。

【赏评】

此诗以佛寺游览为题材,素净淡雅,而思致深微。清晨的原野薄雾萦绕,傍晚的余晖滞留沙岸,山水草木皆生机盎然。在这样无私而美好的自然环境中,用“怜”与“愁”融合了诗人的情感,可谓人有意、物有情。细品这两句诗,是很有含蕴的,它透露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慨,弦外之音是大自然是有情的、无私的,而人世间却是无情的、偏私的。诗的最后两句点出了佛法“减愁”的伟大力量和作者为佛法所吸引从而期望走近佛教的心路历程和坚定决心。

【诗评选辑】

清·薛雪《一瓢诗话》:“花柳自无私”,下一“自”字,便觉其寄身离乱感时伤事之情,掬出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