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唐]汪遵》原文与赏析

[唐]汪遵

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

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及尧阶三尺高。

汪遵借长城说明仁政得民心,反对暴政,不是贬斥秦始皇筑长城如何残害人民、怎样耗费资财,而是“褒扬”长城,然后在与“尧阶”的对比中,翻跌出新意,紧逼出题旨。这样谋篇,欲擒故纵,欲抑故扬,收到相反相成之效。

诗人意在贬秦的暴政,却“歌颂”秦筑长城,一说它“坚”——“比铁牢”,二说它“长”——“万里”,三说它“威”——“蕃戎不敢过临洮”。蕃戎,指匈奴北方游牧民族的贵族。临洮,在今甘肃岷县,以地临洮水得名。秦蒙恬筑长城,西起临洮,东至辽东。这里一向战事不绝,如唐代《哥舒歌》所写“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王昌龄的《从军行》:“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岑参的《封大夫破播仙凯歌》:“蕃军遥见汉家营,满谷连朝遍哭声。”这种战争,致使“平沙万里绝人烟”(岑参《碛中作》)“髑髅皆是长城卒,日暮沙场飞作灰。”(常建《塞下曲》)给汉民族的士兵、家人、少数民族的兵士、群众带来极大的灾难。人说蕃戎不敢过临洮,好象是说有了长城,战事平息,生活安定。可是诗的最后一句“争及尧阶三尺高”,“争及”,怎及的意思。尧为圣君,以仁义治天下,四海升平,无战争之苦。诗一下子将前意全翻,使“褒扬”顿成贬斥。先扬后抑,其抑更抑。

这首诗不仅欲抑故扬,反跌出意,显得构思巧妙,而且用语富于变化,勾连极为自然。写长城,或喻写“比铁牢”,或描述“连云际”,或陈说蕃戎不敢南下,多侧面表现了长城的形、威、效,最后以“虽然”和“争及”为关捩,在反差极大的对比中引出了主旨。“万里”形容其长,“连云际”讲说其高,与“三尺阶”相较,不啻天壤之别。而高、大、长、坚的城却不及尧庙堂的三尺台阶,自然激人思考,促人领悟。西汉贾谊为了说明要施仁义,写了那么长的《过秦论》,汪遵仅用二十八字,也就表达了同样的意思。这首诗同时也启示人认识真正的长城——捍卫国土最有效的力量,不只在自然的长城,也不仅在“龙城飞将”式的将领,更主要的还在以正义赢得民心。万众一心,则众志成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