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顾嗣协
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
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
舍长以就短,智者难为谋。
生材贵适用,慎勿多苛求。
此诗作者顾嗣协(1663—1711),字迂客,号依园,长洲人。年轻时即组织诗社,后游历七年。曾就选京卫武学教授,出为新会知县。
这首诗以生动形象的比譬,深邃细密的思辩,说明了“生材贵适用,慎勿多苛求”的道理,颇具近代辩证观点。
荀子说过: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俗话也说:弹鸟,则千金不如丸泥之用;挑耳,则栋梁不如鹪鹩之羽。物的用途不同,人的才能各异。如果舍长就短,那末,再能干的人、再有用的物也发挥不了作用。本诗为了说明这个道理,将“马”与“牛”、“车”与“舟”作对比。马与牛均系为人使用的家畜,车与舟同为人使用的运载工具,因而构成了可比性。骏马能跨越险阻,有迅行之能、腾跃之技,可是它“力田不如牛”。相反,牛有曳重之力、坚韧之性,致力于耕田是再好不过的了。可它却也缺乏“历险”的本领。车和舟都能载重,一合于陆上运行,一适于水上航驶,不好互易地位。马与牛,从它们自身的性格上说,车与舟,从它们适应客观条件方面说。将二者复合一道,则视才干要兼顾到主客观两方面,否则便难以论其短长。所谓“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就是叫人凡事要全面地、相对地看,不要有片面性、绝对化。
诗人在平叙两对事物的基础上,予以理性的升华:第一层认识为:“舍长以就短,智者难为谋”。再高明的人,也没有办法使“舍长就短”者发挥大的才干。只有扬长避短,才能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第二层认识为:“生材贵适用,慎勿多苛求”。“适用”,要使主观条件与客观需要相投合,驭马历险,驱牛耕田,驾车陆上,行舟水面,就是物适其用了。千万不要苛求于人或物,要牛去历险,车去渡河。这首诗不仅提出了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问题,而且对人或物的“长”与“短”作了比较符合事理的阐说。各有所长,各有所短,长与短不是绝对的,要看主客观之间的“适”与不适,适则为长,不适则短。对人来说,自身要有自知之明,对用人者来说,要有知人之明,这才能扬长避短,或取长补短,更好地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