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己·[宋]朱熹》原文与赏析

[宋]朱熹

本体元来只是公,毋将私意混其中。

颜渊造圣无他事,惟在能加克己功。

这是南宋理学家朱熹《训蒙诗》中的一首,全诗赞扬儒家抑制私念达到圣人思想境界的修养功夫。克己,原出《论语》,当“抑制自己私心”讲。首句中的“本体”,在此处作“人的本来心性、情性”解。元,通原。次句的“毋”为禁止之词,当“不要”讲。私意,指各种自私的念头。混,当“混杂”讲。三句的“颜渊”是孔子最欣赏的学生,后世曾把他称为“复圣”,“造”是“达到”的意思,“他事”指别的办法;四句的“加”作“加强”解。全诗的大意是:人的本来的心性只是一个“公”字,因此不要把各种自私的念头混杂到其中去。颜渊(继孔子之后)达到圣人的思想境界没有别的办法,只在于他能加强抑制自己的私心杂念,使自己的一切都合于公字的要求罢了。这首诗从古人的“环己为厶(私),背厶为公”(即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围绕自己的人个利益考虑问题为私,背离、违弃自私自利则是公)的观念出发,而又进了一步,认为人的本性全都是也唯一是个公字,一切自私的念头都是杂念,是不应该有的,如果有也是混杂到龙中的鱼,理应加以清除。由于私心杂念会在接触各种具体事物时不断萌芽以至成长,因此必须时刻对它进行抑制直至铲除,这种抑制的过程就叫“克己”。为了使这一哲理能完全服人,作者举典型实例颜渊来加以证明:因为颜渊是后世公认的孔子最欣赏的门生,他对孔子崇拜得五体投地,终身服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克己复礼”的道理,在实践上曾得到孔子的称赞“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从而被称为“复圣”,即又达到圣人境地的意思。接着进一步指出颜渊之所以能达到圣人的境地,没有别的办法,只在于他能不断加强抑制自己不合于公不合于礼的各种私心杂念的那种功夫。这首诗对今天的启示应该是:必须提倡首先为集体,为社会的道德规范,而不要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而且在一心为公的过程中,还要不断摒除干扰这一事业的私心杂念,必要时甚至舍己为公,使集体得以巩固,社会得以发展,个人也随之真正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