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花·[明]邱云霄》原文与赏析

[明]邱云霄

昨日看花花满枝,今朝烂熳点清池。

无情莫怨东风恨,作意开时是谢时。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昨天看花时,还是繁花似锦,缀满枝头。今天再看花时,那烂熳的花儿已纷纷坠落池水之中了。这自然现象,一般的人习以为常,不以为怪。有的人则抱怨造物无情,见殒花而落泪。可是人却说“无情莫怨东风恨,作意开时是谢时”。诗人的高明处就在于以辩证的眼光看事物,从“开”看着“谢”的因素;言外之意就是“谢”中也包含着“开”。今年花谢了,明年还会再开。这是一种进步的社会观、积极的人生观。花开花落原是自然规律,不必怨恨东风无情。如果有这样的观点,那便能对世事万物豁达对待。鲜花凋谢,有人抱怨东风作恶,其实即使没东风吹刮,花也是要凋零的。

如果以为“作意开时是谢时”,认为既然要谢那就不必开了,走向无为,那就错了。要知道,有开必有谢,有谢也必有开。要看到“前花落子后花开,枣火更新榆火续”(魏源《观物吟》)今春花凋落,明春花复开。这就能不怨花谢,向往花开。

这首诗意在说理,可是通过花盛到花谢的形象描写导出,首句“看花花满枝”,花与花顶真写之,尤觉花繁枝茂;次句“今朝”后省略“看花”,“烂熳”回应“花满枝”,“点清池”,一个“点”字,既交代了是花瓣殒落,又状飘飘洒洒之状态。三、四句在上言形象的基础上申说道理,承接自然,极易为人接受。诗中说理切忌浅直,而此诗后两句虽直言其理,可是有了前面描写,由形生感,由感入理,便不觉枯燥、贫瘠,相反使人感到理趣盎然,咀嚼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