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宋]陈亮》原文与赏析

[宋]陈亮

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

在历代咏梅诗中,本诗一改咏梅诗以情韵取胜、重在抒情的传统,创造性地进行了说理。这就不但丰富了咏梅诗的内容,也为我国古代哲理诗新添了一缕梅香。诗中散发着义理香味的句子,首推中间两联。

“一朵忽先变”,“一朵”强调开花之早。“忽”则突出了梅花迅捷、果敢的精神。变,指开花。次句“百花皆后香”为托月之云,正面道出梅花是百花先驱,春之使者。“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接承前两句,另辟蹊径,采取天外之笔,而又自然天成,顺理成章地运用了因果议论的说理方法,给咏梅诗添了新意,创造性地使咏梅诗透出了理趣。

“一朵”“先变”,带来“百花”“后香”,为什么要“先变”?因为“不怕雪埋藏”。为什么“不怕雪埋藏”?因为要“欲传春信息”!好一个“欲传春信息”,原来它有初衷、有目的、有追求,它是普罗米修斯,宁可牺牲自己,也要把温暖、美好带给人间。梅花尚有此心,何况类似诗人这样的仁人志士呢?这里通过一个双向的移情换志,把诗人的心声表现得淋漓尽致。

史载南宋陈亮胸怀大志,力主抗金恢复中原,和他的挚友辛弃疾一样,是一位爱国志士。他又是一位理学家,主张形式为内容所决定。他在《书作论法后》一文中曾写道:“大凡论不必作好语言,意与理胜,则文字自然超众。故大手之文,不为诡异之体而自然宏富,不为险怪之辞而自然典丽。”诗同其文,意同其心,七律《梅花》正好反映了他宁冒人事之参差,也要争天风之顺逆的报国初衷和进取思想。这种思想,在当时有现实意义,于后世有激励价值。月亮有阴晴圆缺,人事有参差顺逆。顺者自顺,逆者不苟且偷安,不随波逐流,坚信人定胜天,迎难而上,哪怕“雪埋藏”而“零落成泥碾作尘”,也要给国家、给民族、给人类“春信息”的这种无私奉献精神,将永远是构筑中华民族美好灵魂的良思,也正是这首诗的哲理底蕴。

另外,这也是作者的创作原则:不为“诡异之体”,不用“险怪之辞”,只要“意与理胜”,文字自然会“超众”。首联写“疏枝横玉”、“小萼点珠”,形神皆备,用语都不出画梅之传统;尾联写梅花之命运,虽是用典,意在抒情。中两联诗人更是一反首联以形比况、尾联以情显志的手法,用口语进行说理。“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两联二十字,无一处“险怪”,无一字“典丽”,明白如话,似出乡语。然而又是大巧若拙,足见其诗文创作之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