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吕·普天乐 崔张十六事·一、普救姻缘
西洛客说姻缘,普救寺寻方便。佳人才子,一见情牵。饿眼望将穿,馋口涎空咽。门掩梨花闲庭院,粉墙儿高似青天。颠不剌见了万千,似这般可喜娘罕见,引动人意马心猿。
张生、崔莺莺的爱情故事,自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 (又名《会真记》)问世以来,为历代文人所吟咏传诵。《崔张十六事》以16首[普天乐]曲牌写西厢记故事,见于《乐府群珠》,题关汉卿作。曲中多引用王实甫《西厢记》原词,近似诗中的集句。
“普救姻缘”写张生、崔莺莺佛殿相遇事,相当于王实甫杂剧《西厢记》第一本的楔子和第一折,是整个西厢故事的开端。
“西洛客说姻缘,普救寺寻方便”,说明故事的由来是从张生赴京赶考路过蒲州瞻仰普救寺引发出来的。张生向小僧法聪讲明闻听普救寺幽雅清爽,一来瞻仰佛像,二来拜谒长老的意图,烦请他行个方便,允许他寺中游览一番。“佳人才子,一见情牵”,写张生、崔莺莺佛殿乍逢,便一见钟情。“饿眼望将穿,馋口涎空咽”,写张生见到崔莺莺时惊喜羡艳、神魂荡漾的情态。用一个“饿”字、一个“馋”字,写尽张生爱慕、眷恋之情,目瞪口呆、馋涎欲滴,活画出一个“痴情种”的形象。崔莺莺是一位美丽漂亮的少女,写张生的观感反应,让读者从这种反应中去想象这位美人的娇媚动人。这种写法是很高明的。不仅写出了张生的惊喜、羡艳,而且也反衬出了莺莺的美丽。
“门掩梨花闲庭院,粉墙儿高似青天”,写崔莺莺一家寄居的普救寺西厢院外景。这里是从张生眼中看西厢,不是一般的纯客观的景物描写。眼看着神仙观音般的莺莺在红娘催促下匆匆而去,惊呆了的张生不胜惋惜。院门深掩,墙高似天,成了他不可逾越的碍物,可谓“望墙兴叹”。“粉墙儿高似青天”,从一位文弱书生口中道出,是再贴切不过的。“颠不剌见了万千,似这般可喜娘罕见”,是张生对莺莺的赞美。这种赞美是从与千万个美人的比较中得出的。“可喜娘”,即可爱的女子。“颠不剌”,是宋元时的方言俗语。颠,有轻佻、风流的意思;不剌,是方言的语助词。这里大约是指风流女子的意思。“引动人意马心猿”,张生被崔莺莺的美丽动人引逗得心烦意乱、坐卧不安了。此处以张生自解自嘲口吻写出,更显得饶有情趣。